抗战老兵王书君生前照。
从学生变成战地护士
“最近她总是回忆年轻时的人和事。”邢政说,十多天前开始,母亲王书君总会无意中提起当年的校长、并肩战斗的战友以及被她救过的伤员,还有来看望她的志愿者,“在6月7日之前,她的身体和意识还比较清醒。”
邢政说,王书君以前每天能吃500毫升牛奶、100克婴儿米粉、50克营养粉等,“但7日后,她的食量大减,已不到之前一半。”家人曾带她去医院,但王书君因年事已高,身体各方面机能已大不如前。
清醒时,王书君总会用河北乡音,独自或对着家人和志愿者,讲起年轻时参加抗战的往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不应该躲在家里当亡国奴!”
1937年9月,日军兵锋直抵河北保定。在保定女子师范学校上学的王书君和几个女生,沿铁路向南逃亡。历经一个月,她们在河南信阳遇到一名中学校长。这位校长在获知王书君等女生想参加抗战的想法后,推荐她们到当地中国军队第十八后方医院学习基础医护知识。之后,王书君被分到中国军队第30军31师(池峰城部)师医院,成为一名战地护士。
在战场上救死扶伤
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王书君作为战地护士亲历了这场被载入史书的宏大战事。那时,每天都有大批伤员从前线运送下来,王书君等人就在临时搭建的草棚或闷罐火车里,为伤员处理伤口。在这里,她们这些年轻女孩,每天见到的都是战争带给士兵的各种伤害,也见到了太多年轻英勇的战士痛苦地离去。
王书君曾多次念叨一位姓周的川军士兵,他受重伤被从前线送下来,肩膀有枪伤,头也被包裹得只露一只眼睛,但却嚷着要回战场杀敌。在被王书君照料期间,这名川军士兵趁她拿药间隙,偷跑回战场继续作战。等王书君再见他时,这个年轻的士兵已经牺牲。
“这些人和事,她跟很多人讲过,尤其是最近更是反复念起。”邢政说,母亲的声音变得沙哑、听不清,但她还是反复讲,讲到动情处还会流下眼泪。“母亲这代人的经历我们不曾接触过,但她讲的事我始终记得,她说的道理我们也会牢记。”据了解,王书君去世前已四世同堂。6月18日下午,家人都赶回进行遗体告别。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力实习生高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