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新网郑州3月2日电 (马义恒)当一个个传统技艺面临传承难的窘境,老式理发技艺的传承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只要是顾客喜欢的理发老技艺是不会消失的,重要的是与时俱进,而曾经的剃头匠待顾客如上帝的精神更应一直传下去。”3月2日,郑州某发型学校讲师陈思华如是说。
3月2日,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俗语道:“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现在,年轻人大多已不再遵循这一习俗,但很多中老年人依旧相信这一天剪发能带来喜气。
“中老年人对于这一民俗的坚持,更多的是一种怀旧情结,怀旧带来的是他们对于老理发师傅、理发环境的怀念,对于老式理发技艺传承问题的关注,而年轻人则因为与自身关系较小而关注度低。”某理发店设计总监李一说。
“现在不都讲究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嘛,像原来剃头匠时代的剪发手艺是不是也应该都传下去?”正在某理发店预约剪发的张大爷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理发店更高档了,但是他还是怀念老师傅们的剪发手艺,感觉更舒服,自在。
那么,张大爷口中,郑州的剪发老师傅们现在怎么样呢?记者来到郑州市一家经营近30年的理发老店。门面略显陈旧,但屋内干净有序,理发师傅依旧是老式装扮,个个身穿白大褂,戴着白口罩。“前两年还有些老式铁板凳,橡胶管水龙头什么的,但毕竟年头长了,用着也不舒服,就把它换了,有些顾客来了还说挺怀念的,但我们也不能与时代脱轨不是嘛。”在店里干了近二十年的洪师傅说。
谈到理发的老手艺,洪师傅告诉记者,现在他们都是根据顾客要求,新、老发型都会修剪,也在不断学习新的技艺。她认为理发技艺不需要过分的去讨论传不传承的问题,因为剪发本来就是一项为不同年龄人服务的职业,顾客喜欢的、满意的技艺才是真正有用的,自然而然会传授下去,不符合现在人习惯的老技术就算关注的再多,也会因为它的适用度低而慢慢淡出人们生活。
“过去剪发师傅要学十种活:梳、编、剃、刮、掏、剪、染、补、接、舒,现在掏耳和刮脸理发师不太常用了,其实这些都是剪发的基本功,大部分理发师都能掌握,钢刀片刮脸现在算是我们这儿一大特色,老顾客都比较喜欢。”洪师傅说,“现在在中高端理发店基本没有刮脸这项服务,因为现在的人,特别年轻人觉得不卫生,很少尝试,市场需求还是小多了。”
记者在郑州实地走访了几家美发学校,发现各个学校生意火爆。某美发学校的校长张伟告诉记者,剪发是每个人生活都要接触的,现代人对于发型的要求更高,对于理发师的技艺要求则更高,原来的理发技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的需求,但老式的理发技术是好比“树根”,现在的新技术好比“枝叶”,只有养好了“根”,“枝叶”才能更茂密,才能开花结果,它是相辅相成的。
陈思华认同张伟的观点,现在各个美发学校都是以传授老式理发技艺为基础,基础打牢后会随人们需求不断开发新的技艺,发型,但都万变不离其宗。
陈思华认为关于理发技艺的传承,相对于硬性技术的传授,更重要的应该是职业精神的继承,“曾经的剃头匠,到现在的发型设计师,称呼在改变,工具在改变,技艺在精进,而唯一最不应该改变的是秉承竭力为顾客剪去‘烦恼丝’的使命。”
“我爷爷原来就是个剃头匠,干了20多年,当年他就是靠这门手艺养活全家。理发口碑很重要,你说他能对顾客服务能不到位吗?”某艺术学校的学员小杨说,“现在很多理发师就是奔着业务提成去的,给顾客推销产品,顾客如果同意,他就认真剪发,如果不同意,就应付了事,但是,我不会跟他们一样,爷爷影响了我。”(马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