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技术很实用受欢迎,合作对象却为何从几十家降到了个位数
一位大学教授的“推销员之路”
编者按 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产品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多少年了,这样的提法在政府文件中年年都会看到。不是企业不需要专家帮助,企业登门求贤的案例多之又多;也不是专家不愿意走出书斋,教授奔赴生产一线同样干劲十足。然而现实中,人们依然抱怨产学研“两张皮”。那么,是什么阻碍着产学研的自然融合,是什么阻碍着科技生产力的最大化?今天我们给读者讲一个大学教授当推销员的故事,希望能够促使大家深入思考。
“叮铃铃”,深夜手机铃声骤响,正在以色列出差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朱勇强迷迷糊糊接起。“朱博士,我们厂的废水处理系统崩溃了,你们肯定有办法的!”近年来,类似求助电话不少,源于朱勇强研发的绿色造纸及污水深度处理综合技术,多家企业投入应用后,不仅减少排污,更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产品品质。
造纸业,从来就是个“水里捞钱”的行当,且不说生产一吨纸需消耗20吨以上的水,每年60亿立方米的废水排放量对环境也是不小的负荷。如能在国内全行业推广新技术,估计每年可减排废水12亿立方米,相当于再造1000个杭州西湖——怀揣这样一份急切,朱勇强这位大学教授踏上了他的“推销员之路”。
第一课学会“道歉”
中国造纸行业有“先天之痛”,与国外多用木材造纸相比,国内原料相当一部分来自再生纸浆,杀菌、去油墨等环节必不可少,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多投入几十种物料,随之而来的,是十倍于国外的单位造纸耗水量,以及较高的废水处理难度。造纸企业对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技术“求贤若渴”。然而,创新成果从大学实验室走向企业车间的过程中,朱勇强和他的团队遭遇的第一次挫败,却源于“非技术因素”。
2005年,他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与一家大型纸厂的技术负责人一拍即合,上机实验效果很好。朱教授也特别高兴,作为从零起步的新技术,如果能有这样一家“样板厂”,对今后的推广太有利了。团队中有人建议,效果那么好,不如一鼓作气联系这家厂的老板,推广到全厂,岂不更快更好?没想到,如此“越级推销”,最终让这家厂放弃尝试这项技术。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我这边的问题,因为对技术有自信,就凭着一股‘书生气’乱闯,却忽略了企业可能有与大学不一样的规则和文化。”朱勇强坦言,“这几年与企业打交道中,我也在不断学习。”那次“失败”后,与另一家纸厂合作时,他就吸取了教训。一次纸机彻夜运转,研发团队里的年轻人为了控制品质,半夜里调整了参数,没顾上告诉厂方技术员。对方第二天就来找他“告状”。朱教授了解情况后,马上非常诚恳地道歉并作了解释,合作顺利推进。后来他对同事说,求好心切,也不要忘了换位思考。
对于产学研合作,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长卢冠忠并不讳言,站在高校层面,面临三大难点:首先是学校科研力量应不断提高水平和能力,磨成“金刚钻”;其次是专家能否捕捉到行业、产业未来需求,储备大量“预研究”,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而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大学教授与企业之间如何沟通、交流,建立起信任关系,“频率”一致了,才能使以企业为核心、高校为支撑的创新联盟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