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吕天松:金曲放飞艺术梦
//www.workercn.cn2015-08-31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工厂里走出了金曲作家

  1982年,吕天松从部队复员后回到了郑州,在郑州纺织机械厂当起了一名普通职工。

  “在工厂里,大家团结劳动的气氛更火热,也给了我更多音乐创作的灵感。”吕天松说,创作自己的歌曲终于由梦想成为现实。

  1992年,厂里征集厂歌,给了吕天松一展才华的机会。他结合在厂里工作多年的经验,与工友们聊天交流思想,翻阅各种书籍,终于创作出了《主力军进行曲》。最终,这首歌曲成为待定厂歌,又被推荐参加郑州市厂歌比赛,并获得优秀奖。这也开启了吕天松的得奖之路。

  1995年,他创作的《让阳光洒向人间》成功入围郑州市百货大楼楼歌;1997年香港回归,他的《根在中国》传唱到了郑州、上海、珠海等地。

  随后,《告别我的太行山》在全国第三届群众歌曲创作大赛中拿下作曲金奖,《祖国是我温馨的家》荣获中国杯“共和国六十周年”音乐大赛词曲金奖,《扬起未来的希望》获得21世纪华人音乐奖词曲金奖,《亲爱的中华我的家》获得“音乐·中国——全国优秀词曲大型音乐展示选拔活动”词曲金奖,《世纪欢歌》夺得“音乐·中国杯”词曲金奖。

  永不停止的逐梦之路

  “今年是我拿到的第六个金奖了,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吕天松告诉记者,多年的歌曲创作,他都遵循着著名词作家阎肃的“四分”,即天分、勤奋(谐音)、缘分、本分,现在他也把这些教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次获奖歌曲的歌词就是儿子吕堃和他共同创作完成的。

  许多知名音乐人对吕天松的才华十分欣赏。已故的秦咏诚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唱遍大江南北。“我的歌曲多源自工厂、工友。秦老师曾告诉我,要继续保持深入基层的状态,更要坚持自己的特色,继续创作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歌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吕天松回忆道。

  为了向更高的音乐梦想迈进,今年,吕天松趁着到北京领奖的机会,又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词作者邬大为为师,更系统深入地学习歌词创作。他说,自己退休后,有更集中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创作。“梦想一直在前方,我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记者 卫静)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