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亲密“爷孙”俩。通讯员 摄
庆迁过了一个快乐的10岁生日。通讯员 摄
8月底,记者见到三峡小移民冯庆迁时,她正在株洲市区湘江边四季花园“爷爷”陈瑛家里度暑假。
圆圆的脸,一双有神的大眼,加上与人见面时毫无怯意的大方,使小庆迁十分招人喜爱。这个当年迁至株洲的“最小三峡移民”,现在11岁了,她的名字就带有鲜明的“移民”色彩。
“在爷爷这里好不好?”
“好哇。”
“爷爷对你好不好?”
“好哇。”
小庆迁一边“简洁”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一边双腿盘在沙发上,自顾玩着手机。手机是爷爷陈瑛的。一旁,陈瑛慈爱地摸着这个小孙女的头。
在湘江边陈家宽敞的客厅里,陈瑛谈起了他与来自长江边的小孙女的故事。
一次抓拍,被一个“小移民”抓住了心
在株洲市,今年74岁的陈瑛是一个“名人”。30多年“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使他走到哪里,都有人主动上前叫一声“陈老师”。
从1980年开始写稿,陈瑛已在各级报刊和网络发表新闻稿、新闻图片5000多篇(幅)。2000年,他从株洲市芦淞区工商联退休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去年3月,他邀约一批爱心人士,发起成立株洲市益云公益协会,并被大家推选为会长。
谈起初识小移民冯庆迁,陈瑛记忆犹新。
那是2004年7月10日,陈瑛像往常一样,挎上心爱的相机,骑着自行车上街找新闻。在株洲市火车站广场前,他看到北侧人民南路上停着几辆大客车,客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贴着“醴陵市”、“株洲县”等字条。
看来这些车是到车站接人的。陈瑛意识到“这中间有新闻”,于是锁上自行车,跑到车站广场等候。
上午10时多,车站贵宾出口突然热闹起来。大门打开,几名早就等候的当地干部迎上前去。很快,从大门里走出一群头戴白条拼色帽、胸挂“外迁移民证”的人。
陈瑛听旁边有人说,这是三峡来的移民。他端起相机对着人群,镜头里首先出现的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双手捧着一块“走出三峡天地宽”的牌子,走在最前面。小男孩的后面跟着一大群人,有的挑着旅行袋,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搀扶老人,有的牵着小孩……
刚放下相机,陈瑛突然看到一个撑着一把蓝底白花布太阳伞的妇女,她脖子上挂个布篮,布篮里熟睡着一个小孩。摄影爱好者的直觉,使陈瑛感到“这个镜头好”。于是,他赶紧举起相机摁了两次,然后又随移民队伍边走边拍,直到他们走进大客车。
拍完,陈瑛赶快回家处理照片。第三天,双手捧牌的小男孩和布篮里小女孩的照片,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上刊发了。
照片见报后,陈瑛心里却一直无法平静。他想,这些移民服从国家大局,千里迢迢迁移到株洲,作为株洲的一个老党员,应该多了解关心他们。这时,他还发现,自己特别想见到那个睡在布篮里的小娃娃,并不由自主开始了寻找之旅。
2006年1月6日,陈瑛来到位于株洲县古岳峰镇向阳村的移民点时,有人告诉他,那个睡在布篮里的小孩就在村里。
此时,小孩已经一岁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小女孩的爸爸告诉陈瑛,孩子到达株洲当天,出生才14天,是当年迁移到株洲的最小移民。为了纪念移民株洲,她的名字就叫“庆迁”,即庆祝迁移之意。
同样令陈瑛感到惊喜的是,当时那个捧着牌子走出车站的男孩,居然就是小庆迁的堂叔,名叫冯新江,都来自重庆市万州区长坪乡绿山村,是迁移安置到株洲的最后一批三峡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