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他们温暖着你的回家路(图)
//www.workercn.cn2016-02-03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回报北京 他成了一名志愿者

  在北京的这些年,马成朋得到了很多北京人的帮助,房东对他很好,身边的朋友对他很好,他也用另一种方式回报了北京——做志愿者。他曾经带着孩子,去看望过聋哑人和脑瘫病人,还到养老院看望过老人们。直到2014年他再次到北京西站送人,见到了有组织的志愿者,笑着为身边的人抬起轮椅、搬起行李,于是,马成朋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2015年春节,马成朋的家人来到北京,他自己不用回家,便在车站守候了整个春节。很多人觉得,做志愿者,只要有一腔热情就行。马成朋也一度认为,成了志愿者,就能帮助更多的人。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面对自己的热情,经常遇到的是乘客的提防和疑惑。马成朋说,这不怪对北京不熟悉的外地人,因为他曾经听说过,有的人为了推荐旅馆、推荐出租车,也身穿类似志愿者的制服。在摸索中,他逐渐学着去掌握一个“度”。

  于是,超越语言与感观判断之外的,那种眼神交流,成了马成朋最好用、最诚实的解决方法。他不停地观察着身边来往旅客,哪个人站在原地几秒钟没有移动了,哪个人看到出站口路牌的时候皱了一下眉……“热情只有发挥得恰到好处,才是最大的帮助。”

  老兵杨中祯:

  在北京站听了12次新年钟声

  在春运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对家的思念,埋进旅客匆匆的脚步里。这群人就是保障春运顺利进行的首都武警。杨中祯,武警北京总队一支队三中队的一名老兵。今年是他值守春运的第12个年头,也是他当兵生涯的最后一年。

  坚守北京站十二载

  12年前,作为全村进京当兵的唯一一人,杨中祯轰动全村。“来当兵之前我在外地打过工,和村里的哥们儿到工地上给人家盖房子,那时候每天早上在路边小摊上买个火烧,扛着铁锹就去工地了,一待就是一天,就这样干了半年多。”杨中祯说,一直这样干下去也不是办法。2004年冬,他决定参军。

  杨中祯没想到,到了部队后,北京火车站成了他军旅生涯的重要一环。站台里的工作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列车从绿皮车换成高铁,乘客享受的服务越来越周到,唯一没变的,就是杨中祯身上的绿军装和身后的候车楼。

  一年四季,春去秋来,北京火车站里总能看到他们雄姿英发的身影。杨中祯和战友们做的,不仅仅是维持秩序,他们还成了车站“引导员”,几乎每一辆车次他们都知道,通向哪儿?什么时间出发?在这里待得时间久了,站楼上的钟声是杨中祯最熟悉的声音。

  北京火车站每年春运期间发送的旅客人数都达到400多万人次,杨中祯每天除去洗漱、吃饭、上下哨,休息时间不足6个小时,而且要连续工作40天。12年来,这样的坚守加起来近500个日夜。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