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老行当触网传承“匠心”
//www.workercn.cn2016-05-19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网络拍卖能捡漏儿,给消费者一个新渠道

  香插、手串、老布鞋、古法糕点、中式服装……用户李浩明已经不记得他在“东家”上买过多少东西了。“最开始是手机应用商店里推送了这个App,我就下载了,现在它已经成为手机里的常用App了。”

  “以前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机会接触这类商品和匠人,你说上哪儿去找他们的实体店?根本没有呀。也不可能认识这些手艺人,也就旅游的时候说不定能路过看一下。现在只要一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各个品类的手工艺品,而且和淘宝上大批量的那些劣质产品完全不同。”李浩明说,自己买了东西后,还和制作这些东西的匠人互加微信,成了朋友。

  “匠人有商人的属性,更有匠人的情操,只要选对了人,他们的东西一般都没问题。”俞海华介绍,用户在“东家”申请成为匠人时,需要邮寄自己的作品给平台,“东家”还要对其身份、工作室等信息进行核实,考察匠人的工艺背景、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当、能做多久,经过分析判断后才能通过审核。而且,在已经入驻平台的匠人中,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要面临淘汰。“一旦我们发现他卖的东西是从别的加工厂来的,不是原创制作的,或者品质不够好,我们都会把这些人清除。”

  除了明码标价,“东家”上还有网络拍卖。李浩明就在一次拍卖中捡了回漏儿。

  “那是一副清代的铜制古董眼镜,圆圆的,就是溥仪戴的那种。”他说,以前逛潘家园时,看到别人花8000元买下来一副。没想到,在那次起价50元的拍卖中,他最后居然以400元的价格拿下。

  当时的眼镜一般配有鲨鱼皮制的镜盒,买到眼镜了,李浩明又琢磨着配一个盒儿。“我就跟匠人说了下,结果他马上去库房里找,还真找着一个。”

  另一个名为“老字号”的App,则成为富先生买伴手礼的最佳利器。

  富先生经常在各地出差,给家人带礼物便成为一个老大难。后来,他发现“老字号”上能显示全国各地的传统老字号产品,还能直接跳转到品牌的淘宝店下单购买,他就再也不逛纪念品店了。“一搜就知道哪个地儿有些什么特色产品,然后就能买,很方便。而且那上面还有好多老字号故事,看看也挺有意思。”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分享是最好的传播

  “手工艺互联网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为我们筛选了用户。”景德镇陶瓷匠人阿阻说。他有一家名为“初于蓝”的工作室,设计制作青花陶瓷。作品干净简洁,多以佛教、动物为主题。

  “淘宝的用户群定位比较低,我们用心做出的活儿根本卖不过那些批发的大路货。但在‘东家’上,用户懂得手工艺的价值,愿意为我们的手艺买单。”开店半年以来,销售额已达好几万元,阿阻已经把“东家”作为自己推广销售的首要平台,其次才是淘宝、定制服务和朋友圈。

  “东家”也让那些从前互不认识、埋头做活儿的匠人,有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小社区。“每个领域的匠人都是术业有专攻,但如果我们在一起讨论,就能擦出不少火花,还有可能跨界合作。”阿阻说,一位做木器的匠人找到他,想做一个木瓷结合的作品,但二人交流之后发现,这样做,瓷器烧制的时候很容易变形,成品率极低,成本也很高。那位匠人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我们把‘东家’定位为一个东方匠人平台,希望传统工艺不仅仅停留在老匠人那一代,而是能够成为一种潮流,与当下相结合,进而成为一种东方美学的生活消费方式。”俞海华说。

  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前央视主持人赵普则认为,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

  “一买一卖的交易产生了利润,匠人得以生存,以维持基本的体面和尊严。如果这个东西拿回来,仅仅是单一的观赏品那就不行,匠人所做的东西最好是被我们用的。拥有了一件手工艺品后,乐意和别人分享,手作的价值就得到了传播。”赵普说,“传统工艺互联网平台是网络时代把手艺和手艺人推到前台的一个典型标本。匠人在上面可以交流,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追随他的粉丝,跟过去的心态完全不同。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从业者,能够考虑用互联网和商业的手段去激活中国传统手艺。”(本报记者 袁云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