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周衡光:周家大院守望者
//www.workercn.cn2016-06-20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6岁练书法,练了80年

    500余年前,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从永州道县迁入。周氏子孙恪守“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祖训。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名篇,“出淤泥而不染”的理想与品格激励后人。

    周衡光是周敦颐的后裔、周崇傅的曾孙。

    周崇傅何许人也?周崇傅字少白,号子岩。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周崇傅就是部将。左宗棠“抬棺西征”,周崇傅督办军需。官场几十年,周崇傅曾“乞归永州”,主讲苹州书院。后世评介他“刚正清廉,能文能武”。

    “我就出生在这里。”周老站在子岩府的空坪上,指着一栋旧屋说。他又指了指脚下的空坪:“那是正屋,这是偏房。偏房也要恢复原貌才好。”

    “周家私塾,读了两年。6岁练书法。”周老说。

    周老练了整整80年的书法。

    逢年过节,或左邻右舍办喜事,周老都要写上几幅字送人。唐诗宋词,警句格言,应有尽有。邻居们讲周老有学问,随和。

    入疆47年,回归故土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周衡光是周家大院最年长的人。德高望重。

    周家大院有宝,有福,有底气,有底蕴。

    其实,周老并不一直在周家大院。很长一段时间,他在新疆。

    周老找出了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照片上标注:“湘省第一届体选衡阳专区代表队  55.5”。

    “我是左边第一个。”周老指着照片说,“这是篮球队。打完比赛,回家吃了碗粥,就往新疆赶。新疆那么远,妈妈都掉眼泪了。”

    《论语。里仁》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周衡光是长子,是孝子。长子要成家立业,孝子也要出远门。

    “游必有方。我当然是有方向,有目标的。”周老很洒脱,也很风趣。当时,他谈了一个对象,是新疆八一农学院的学生。

    “拿时髦的话说,也是为了爱情。”周老点到为止。

    1950年,读了14年书的周衡光考上了当时的零陵县人民银行,还当了篮球队队长。1955年,由湘入疆。零陵,长沙,甘肃武威,新疆焉耆。搭汽车,坐火车,再搭汽车,花了半个月时间。

    “那时候,没有什么文件,就凭一张路单。上面写着‘请沿途各站放行’。”周老说。

    从焉耆到库尔勒,再退休回到焉耆,周老在新疆呆了47年。

    “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周老一直在眺望故土。年纪越来越大,乡愁越来越浓。

    2002年,25岁入疆的周衡光,回到了永州零陵区。时年72岁。他的两个弟弟和女儿留在了新疆。回到零陵不久,周老干脆搬到了周家大院,住进了雅居。

    “回来主要是想做点传统文化传播。”周老说,“永州文化底蕴深厚,像周家大院这样的古村落有不少。家底厚,不传播,不传承,慢慢地就会变薄。”

    周老仿刘禹锡的《陋室铭》,写了一首《家风铭》。其中有这么几句:“观不在高,有仙则名;院不在雅,有气则灵。耕读世家,清风满盈。”

    阳光风雨中,周家大院静谧地镶嵌在永州之野。

    日出日落。一个老人,还在守望……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