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邵官兴:织就杭罗需破茧(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9-13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2.幸福生活靠双手创造

  “我们家从爷爷辈开始,就一直以生产、销售丝织纺织品为生,到现在我家织杭罗150多年了。”

  清末,邵官兴的爷爷邵明财就在宣家埠经营杭罗,后来邵明财把创下的产业和全套手艺传给了邵官兴的父亲邵锦全。

  邵官兴从未见过爷爷,爷爷的事都是从父亲嘴里听说的。邵明财小时候,因为自己父亲说:“你只要学会了织绸手艺,贼偷勿去,火烧勿掉,在伢(我们)介大的蚕桑地区,何愁将来没有饭吃?”遂去到杭州艮山门外莫衙营的一家机坊里学艺,用土织机织杭罗。因为他心灵手巧,一天能织两丈罗,深得机坊主喜爱,出师后,那个郭姓的机坊主把自家四台土织机分了一台给他,靠这台织机起家,邵明财创造了邵家不小的家业。

  爷爷的家业和织罗的技艺传到了父亲邵锦全这里,却在时代的风云剧变中几度飘摇。从1937年到十年“文革”结束,几十年的时间里,邵家的织机增增减减、停停开开,而传承在这个家族里却一直未曾断过。

  1954年生人的邵官兴是家族传承的第三代,从小就听母亲说杭罗的故事:1937年,刚刚嫁到邵家不久的她,为了躲避日军疯狂地抢掠,将家里稍微值钱的物品都埋在了附近的地窖里。抗战结束,打开地窖,潮湿阴暗的环境让埋进去的物品霉烂不堪,可自己那件用杭罗织成的嫁衣除了颜色稍褪,居然一丝无损。“我那时小,但帮妈妈干活,常常听她讲这个事,我就在心里认定杭罗是好东西。”

  那时除了泡在机房里帮大人结结丝做些小活,他还喜欢跟着父亲拉着装满杭罗的洋轧车去艮山门的运河码头卖。卖杭罗的钱可以给家里换来油盐酱醋、腌过的鱼肉和各种平常吃不到的荤菜,除了这些,父亲还会单买几颗糖给他吃。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邵官兴心里深深植入了一个概念:学会织杭罗就能养家糊口,学艺精就能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1984年,既有家族传承,又拜了师父学艺、“三考出身”的邵官兴成立了杭州福兴丝绸厂。“当时厂里共有8台织机,每台织机3个人,再加上摇纡、牵经的工人,一共有40多人在织罗。那时也还有好多其他厂生产杭罗,九堡大道的两边全是宣传杭罗的广告牌。”在邵官兴的回忆里,那是杭罗最兴盛的一段。

  杭罗制造手艺除了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外,在上世纪七八十时代,其穿枷身线手艺还保留着很独特的传承习俗——传儿媳不传女儿。

  枷身线是一套手工编织的线组,罗织机上有了这个构件,才能使杭罗经线互绞。枷身线一般几个月就要更换一次。而换一次枷身线需要几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要心无旁骛不停劳作,非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不行,所以杭罗织造工艺的这个环节一直以来都是由女性来完成。

  20出头的洪桂贞嫁给邵官兴后才接触到杭罗。她从最基本的打结学起,样样又好又快,最终婆婆亲手传授了她全部穿枷身线的手艺。而她就这样一点点地把自己变成了邵家杭罗织造的一部分。

  而今也已60岁的她和邵官兴一样,鸡鸣即起,日落而歇;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平凡夫妻的日常在你穿枷我织罗中度过。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他们的生活是都市人向往的田园吧。只是向往归向往,抬头看星星到底不敌低头看手机更有诱惑;不喜欢就扔掉买新的比买一件一辈子用不坏的想法更普遍吧。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残酷而无情地淘汰着像织罗这样的手工业种,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