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张双志:一盏彩灯照亮传承路(图)
//www.workercn.cn2016-11-21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一句话,让“小灯张”重获新生

  直到今天,还有不少老北京人怀念“小灯张”的韵味。今年年初,某论坛还有人发帖急问:“家里要买‘小灯张’张双志的纸糊灯笼,各位有知道哪个庙会或哪个地方能买到吗?”“老爷子喜欢灯笼。今年非要买‘小灯张’的纸糊灯笼,哪位神仙能给支支招?小弟在此多谢各位了!顺便给大家拜个早年,祝看帖的各位新年大吉!”

  张双志年轻时并不看重父亲的手艺。他当兵、进工厂、干木匠、当高级技师,虽然会做灯,却几十年没怎么和彩灯打交道。上世纪70年代,国家开始注重保护民间艺术,张双志的老师、金马派风筝传人关宝祥说:“你干嘛不把你老爷子的玩意儿做起来?那可是真正的民俗工艺品呀。”对于关宝祥的建议,张双志起初并不以为然,直到他加入了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后,才明白自家的技艺原来这么有价值。

  一次过年,张双志做了两个不会动的“猪灯”去参加龙潭湖庙会。旁边有位老人做的“猴灯”会转,吸引了许多人。张双志赞叹:“您做的灯真棒。”老人仔细看了他的“猪灯”,问了他的姓氏后,马上伸出大拇指说:“您父亲做的灯才是这个!”又伸出小指,“我做的灯是这个。”张双志后来才知道老人叫黄松清,也是北京数得着的做灯高手。这次,张双志真正明白了“小灯张”的价值。

  从此,张双志开始爱灯、做灯、研究灯。为了继承“小灯张”的事业。他刚满50岁就提前退休,从此一门心思投入到制作灯笼上。

  在张双志的门楣上,一个粉绿相间的多角灯分外吸引人。“这叫蒺藜灯。”张双志介绍,蒺藜本是一种扎人的草,取“吉利”的谐音,“蒺藜灯”就是仿照蒺藜草的样子制作的。这种灯上有20多个角,细看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用针扎的眼儿。“这是为了让灯光能透出来。夜间点,很漂亮。”张双志说。

  张双志做灯有个怪脾气,不开工厂、不要流水线。“因为流水线生产的东西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是商品。”他取出一个四方灯解释,灯的四面都是用绢做成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纯手工绘制的画,或者剪纸,分为山水、人物、花鸟、动物。每一幅画都有差异,因此每一个灯都是唯一的。

  一个愿望,把传承的希望送进校园

  最近几天,张双志很忙。因为他正在准备到北京西翠路小学,为那里的小学生们讲解灯笼制作工艺。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制作工艺,张双志将各种灯的原材料分别装进一个个口袋,让学生打开口袋就能做。“一至三年级的孩子适合做‘小荷灯’,四至六年级的适合学‘莲花灯’,中学生可以学习‘蒺藜灯’。”张双志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个由白酒盒子改装的工具匣,只见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一包包的原材料。几天后,每个材料包都将属于一个学生,协助他们完成“小灯张”的学习,并把“小灯张”的传承希望进行下去……

  以前,张双志常常感叹:“做灯笼技术要求高,来钱又慢,年轻人谁愿意干?”曾经有一个妇女因为家庭困难,找他想学这门手艺挣点生活费。张双志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还是劝她别干了,因为挣不到钱。

  张双志有个孙女,叫张嘉艺,非常痴迷灯笼制作工艺,一度希望成为新一代“小灯张”的传人,被张双志称为“小小灯张”。每次爷爷做灯,她都抢着干,还总嚷嚷:“什么时候我能接爷爷的班呀?”她的名字是张双志起的,有把手艺传给她的意思,她做的灯还在北京市拿过一等奖。然而,随着孙女学业任务的增加,这份“接班”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她一上学就忙起来了,没有时间做灯啊!”张双志很无奈。

  现在,随着进校园讲课次数的增加,张双志把传承的希望寄托在了学校的孩子们身上。今年上半年,他在首师大附中讲了10堂课,场场爆满,学习的不但有学生,还有不少学生的家长也慕名前往“蹭课”。“我做的那个灯跟孩子的一起挂在家里。”家长夏晓静说,自己去“蹭听”了张双志的课,感觉受益匪浅。因为张双志不仅在课堂上讲解灯艺,还讲了很多跟灯有关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孩子既能学到动手技能,又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不仅如此,一些国内外友人也慕名而来请张双志传授彩灯技艺。他还到使馆区给外国小朋友授课,忙得不亦乐乎。张双志说,做灯不但让他找到了晚年的事业和乐趣,更重要的是又捡回了差点丢掉的老手艺。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