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蒋国兴:一个“海派”陶瓷艺术家的上海情怀
//www.workercn.cn2017-03-06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更多

  蒋国兴出生于“中国陶都”宜兴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浸淫在紫砂清韵中长大,对陶土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性。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正是中西文化、南北文化激烈碰撞擦出无数火花的时期,蒋国兴被“海派”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毅然决然来到上海落户浦东,就此开启了他与上海不解的情缘。

  上海是梦开始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中专毕业的蒋国兴回到家乡,被分配到江苏省宜兴陶瓷站,做起了一名最基层的堆缸工人,一切就好像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蒋国兴感慨颇多:“我当时干的是陶瓷行业里最苦最累的体力活,一天要堆3米高的缸堆,检验上千个花盆、茶壶、大缸、砂锅等。整天跑紫砂厂、彩陶厂、均陶厂、青瓷厂……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让我掌握了制陶的整个过程,同时也磨练出了坚强、务实的品质。”在驻厂期间,蒋国兴向师傅们学会了挑选泥料、制坯成形、制釉施釉等制陶工序和技能,了解了陶瓷业浩繁的生产体系、管理流程等专业知识。

  制陶虽辛苦,却让蒋国兴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参加了自修大学的考试、沉浸于各种工艺美术培训班的学习和训练,2004年又参加了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

  很多人都认为,蒋国兴的陶艺人生正在走向一个阶段的顶峰,事实却证明,这只是他艺术生涯的开始。

  1995年对蒋国兴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上海“影视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为洋房的屋顶做一组别具一格的瓦片,项目负责人找到了蒋国兴。蒋国兴不分昼夜,思索着如何把海派文化融入到这种瓦片的设计上去,凭着已有的功底和聪明才智,他设计出了一组别具匠心的釉陶波形瓦片,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与赞誉。

  釉陶波形瓦片设计的成功,让蒋国兴萌生了专注于公共环境陶瓷艺术创作的念头。这个在当时看来有点“疯狂”的想法在他之后承接的各类项目中不断“落地开花”。在负责上海音乐厅原貌恢复工程时,这座上海近代优秀建筑饱经沧桑,装饰砖已呈现深浅不一的七种颜色,复原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修旧如旧,我遍访名师,做了无数次试验,最后采用香灰、糯米熬胶与明矾混合的古老技法,终于调制出和原有色彩一致的装饰砖。虽然辛苦,但看到新生的上海音乐厅,我打心底里高兴。”他欣慰地说。

  2002年,蒋国兴与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合作、承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项目,他从中国传统楹联中得到灵感和启发,设计出了由14万片不同肌理和色泽陶板构成的约一万一千多平方米的巨大陶瓷壁挂,开创了彩陶装饰技艺平面化的先河,获得了10多项国家专利,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而这一突破彩陶艺术在形状、主题上局限的创举,也成为他日后抢占海派环境陶瓷艺术巅峰的开端。

  蒋国兴对“大陶艺”的创意运用一发不可收。2010年,他为上海世博会创作了“京剧交响”、“万象缤纷·生旦净丑”等大型环境陶艺作品;2012年又在上海玉佛寺旧址建起了陶瓷琉璃牌坊“玉佛春秋”;2013年,地铁11号线龙华寺站的公共空间有了大型陶瓷壁画“龙华钟鼓”;2015年,他将充分展现陶文化的大型陶艺装置《鱼乐图》植进了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用一件美轮美奂的陶艺装置诠释了海纳百川、多元包容的上海城市精神。

  2014年蒋国兴当选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2015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荣获“上海工匠”称号,“海派”陶艺这一理念伴随着“蒋国兴”之名在上海工艺美术界声名鹊起。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