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轮90分钟的讲解,讲解员冯爽只喝了两口水
//www.workercn.cn2017-05-22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半小时讲解他只喝了两口水

  整个讲解过程,冯爽其实只喝了两口水,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停过,这其中还需要回答观众各式各样的提问,甚至在一开始还有一位老年观众颇为大声地在给身边的老伴普及,全然不顾冯爽的讲解。

  对此,冯爽其实也很习惯,因为上博方面的考虑,讲解员是不能佩戴任何扩音设备的。一是为了确保展馆内相对安静的氛围,也为部分观众已经佩戴了导览器做考虑。所以冯爽需要尽量把自己的讲解传递到每一个围在他身边的观众耳边,又不能太高分贝。他会不断换位置,好让自己处于观众的中间,他会利用那支黑色的手电,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和视线。当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某件展品上时,冯爽的讲解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天结束讲解时,冯爽给观众鞠躬致谢,二十多个观众围着他鼓掌。一位1991年便离开上海去到美国西雅图的老阿姨拉着他的手,一直在感谢,不停地说:“你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啊。”冯爽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

  博物馆并非功利场所文物价值绝非市场价值

  接受采访时,冯爽也承认,其实在担任讲解员的过程中,很多观众来听的目的是非常功利的。有带着图册来的,更有带着实物来的。“冷不丁从兜里掏出件东西说,师傅,你看看,真不真啊?”冯爽无奈地摇了摇头,“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说,现在是我的上班时间,如果你愿意等,可以在我下班后,出了上博后,我给你一些建议,而且这些建议不涉及到任何金钱,任何商业方面的因素。”

  冯爽告诉记者,其实很多人会把一件文物的价值等同于市场的价格。在讲解中,冯爽很少会提及一件器物的市场价格,只有在讲到元青花时才会一笔带过,毕竟这是创下过天价纪录的文物,算是一个历史事件。除此之外,他更希望观众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文物制作背后的复杂工艺。

  在其看来,价格都是虚幻的,很大一部分是炒作而来。重塑一件器物应有的美学价值,冯爽的话虽然听起来也有拗口,但也非常实在,“其实讲解员就是一扇对外的窗口,我们释放出什么信号,对观众是有很大影响的。”

  不断讲解不断学习和古物对话惬意万分

  在上博做了近四年的讲解员,冯爽已经觉得有些离不开这份工作。虽然是无偿奉献,但他认为,自己依然有着不小的收获。

  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观众时,冯爽经常会遇到讲解员同行,有的来自西安,有的来自洛阳。他们在结束后马上成为好朋友,甚至在微信上开始了更为深入的学习交流。冯爽说,自己遇到过好几次,观众提的问题他一时无法给出权威的解答,他都会耐心地和观众解释,留下联系方式,在取得权威的答案后,再以短信和微信的形式回答给对方。

  在冯爽看来,做讲解员的过程让他的知识体系不断被打破,也不断在进步,这让他觉得很兴奋,更有前进的动力。

  在结束采访时,冯爽对劳动报记者很感慨地说:“在博物馆里,我一直有一种和古物对话的惬意感。而我们讲解员就是要搭建一座桥梁,连接观众和那些古物,让美真正地走到观众心里去。”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