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手绢女王”梁淑清东瀛刮起“手绢风”
//www.workercn.cn2013-12-09来源: 中工网——《吉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人物简介:梁淑清,1954年5月28日出生于四平市。1973年参加工作。吉林省原吉剧团演员,现已退休。国家一级演员。

    吉剧表演代表作有小武戏《渡口》、《三请樊梨花》、《燕青卖线》、《扈三娘》、《挡马》等,其中《挡马》一戏多次赴国外演出。曾在东北三省春节联欢晚会演出擂台赛上荣获一等奖,多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节目录制并多次获奖。多次荣获省及国家级表演奖。其表演特色为“手绢”绝活,与搭档马世杰一起被业内誉为“手绢大王”,两人的“手绢”绝活表演曾在国内外引起极大轰动,享誉至今。

    她出生于“英雄城”四平。可能是受父亲和姐姐的熏陶和影响,16岁那年,她就报考了吉林省艺术学校学习京剧专业,专攻老旦。但在毕业后,她却被直接分配至吉剧团,专事刀马花旦表演。行当不一样了,她几乎是从头开始学起。尽管如此,最后,她也在吉剧艺术剧种上取得了莫大成就,尤其是“手绢绝活”享誉中外。

    2009年,她退休了。但是,在往昔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些在省内外的场场表演,多次奔赴香港、澳门地区,最后又多次远渡重洋去日本、韩国,及至东南亚各国的演出,甚至赴欧洲各地演出的情景,也时常闪回于她的脑海。

    下面就是梁淑清关于自己一生吉剧情缘的自述:自学苦练功手绢翻飞获殊荣我1954年出生于四平市。我小时候有一个印象,就是父亲爱好武术,似乎对戏曲啊武生啊什么的这一行也不排斥。后来,我的姐姐10多岁就考入戏校,并从此从事文艺工作。

    可能是受姐姐影响比较大,1970年,我也顺利考入吉林省艺术学校,学习京剧表演专业,专攻老旦。

    1973年毕业,我却被分配到省吉剧团,虽然同为演员,但是却要专攻刀马花旦。虽然戏曲有相通之外,但刀马花旦对于我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全新的行当了,我只好从头开始学起。那时,年龄小,接受能力快,很快也就适应了剧团生活,对吉剧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省吉剧团,可谓是人才济济,群雄毕至啊。像我这样重改行当的,开始还真有些茫然无措。所以,开始认真拜剧团里的老师刻苦练习,不久就参与演出小武戏《渡口》,感觉自己总算可以应付下来这刀马花旦了。当我1976年获得了演出《三请樊梨花》的机会后,我下决心用自己的真功夫,展现出自己的更高超的表演技能,从而获得广泛认可。那段时间,可以说我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练功。

    众所周知,吉剧,其实是从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升华而来的吉林省地方剧种。比如像我们演员,在表演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移植自二人转的。大家看二人转,对演员手里的那方手绢都有印象吧,在吉剧里,也有手绢表演,只是二者有很大区别。

    在二人转表演中,手绢的功能比较简单,不过是一个装饰性的道具,表演的花样也不过就是拧花、挽花和翻花这几种,再也没有什么更特殊的用途和花样。但是在吉剧中,手绢的作用就被大大强化了,甚至到了小小一方手绢,就能与剧情、表演紧密结合,能调解剧场气氛,甚至和观众互动的地步。

    其实,手绢表演功能的正式开发与研究,是从我1976年排演《三请樊梨花》开始的。当时,我在剧中扮演樊梨花的大将铁珍。她手中的手绢就是当作“令旗”而用,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块布。

    当时,我们导演觉得要用好用活这个手绢,展现一下吉剧的特色绝活。当时我对手绢功能认识不清,功夫也不到家,也就是停留在二人转的阶段上吧。但导演说,我们要在手绢上绣一个“令”字,这个“令”字一上,这手绢就再也不是布,是演员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道具了。为了演好这个手绢功,我开始练习起来,希望自己能超越二人转里的手绢表演。

    这种事情,现在说起来容易,但真练起来,可是千难万难的。

    那段时间,我可真豁出去了,晚上,回家做饭我练,看电视时,我也在练……最后,真让我练出来了肘上花、过肩立转等花样。

    最后,《三请樊梨花》演出时,一声“传令下去”,我的手绢“令旗”就随声凌空飞出。这一手绢功夫既符合剧情,又新颖别致,一时受到观众和社会的极大认可,好评如潮。

    从那以后,我在“手绢绝活”上,下了更大功夫。因为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啊!

    后来,到了出演《扈三娘》时,我开始认真研究,想把京剧里的枪花,移植到吉剧的手绢表演上,但如何融合好,我费了不少心思。最后,经过一番钻研和苦练,我把这个融合了枪花基本套路的手绢功,到底给锤炼得几近成熟,达到了花样翻新,越练越精的地步。

    练习手绢功那阵子,我甚至都有点今天的话说的“走火入魔”了。有时,走在大街上,看到小孩子在那里踢毽子,我也能看上半天。我还真的从他们的动作中,找到了一种踢手绢的灵感,那可是用脚与搭档互相踢手绢,且让手绢一直在空中转动啊。这种表演方法,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你必须全神贯注,丝毫不能分心,脚上的力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只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将手绢踢得飞起来,转起来……

    戏曲有话叫: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我那阵子,就真是“绢不离手”了。

    最后,经过我们的研究与论证,手绢的大小也是吸引观众视觉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手绢越大,表演难度也就越大,转动时随时也有掉下来、转不起来的风险,稍有不慎,或力道稍有欠缺,手绢表演就会当即在舞台上现场失误……但是功夫不怕有心人,最后,我们的手绢表演不仅花样繁多,大小也从开始的50多公分的,最后也渐渐扩大到了一米多的见方,已远超二人转手绢的大小了。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