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邵逸夫,留给世界的精神财富
//www.workercn.cn2014-01-09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幅流转指间的地图,点击它,红点叠满。那是同属一个名字的建筑。

    一个萦绕心间的名字,念起它,暖流盈满。那是中国学子温暖的记忆。

    一场未经商议的缅怀,加入它,大爱溢满。那是你我发自心底的感恩。

    他,被称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逸夫教学楼、逸夫图书馆、逸夫体育中心……他的名字陪伴几代学子,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成为他们求学、求知的最好见证。

    他一手缔造的电影帝国,支撑起中国人的文化地标;他精心打造的艺术产品,丰富着时代的集体印记。他,更以为善的担当,构筑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道德丰碑。他说:“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他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到民众。”他还说:“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的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他是邵逸夫,从富到贵,再到雅,107年的生命演绎的是一段精彩绝伦的传奇。而他留给世界的,更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文化先驱:一生都是弄潮儿

    “各地有逸夫楼的请留名,一起纪念邵老!”“那些年你上过课的逸夫楼大盘点”……1月8日,百度贴吧里,一座“高楼”正以每秒一层甚至几层的速度被迅速“搭建”。

    “盖楼”,以这样一种富有特殊意义的方式,全中国的网友自发聚集,纪念这位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楼长”。

    此时,距离第2899号行星的主人邵逸夫先生辞世,才刚刚一天。

    尽管早有澄清,其英文名“Run Run”只是邵逸夫原名“仁楞”粤语发音的音译,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相信,不断奔跑(英文“Run”意为跑)、勤奋与坚韧,是这位百岁老人一生传奇的精彩诠释。

    祖籍浙江宁波的邵逸夫,名叫邵仁楞,为人熟悉的“逸夫”其实是他的号。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香港人亲切地称他“六叔”。上世纪20年代,他辅助兄长在上海创立电影公司;50年代,在香港创办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60年代,成为香港首家免费电视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创办人之一,自此雄霸东方影坛半个多世纪。

    “从命运的夹缝中打拼出成功。”有媒体如此评述邵逸夫的一生。的确,从和哥哥奔跑在南洋丛林里的少年,到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邵氏、香港无线两个影视王国,培育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的影视大亨,一生传播中国文化的邵逸夫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先驱。

    精彩地活过百年,一生都是弄潮儿。邵逸夫所经历的百年,远比他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精彩。

    慈善巨子:散尽千金济众生

    “将来如果我的孩子问我,邵逸夫是谁?我一定会告诉他,我和很多人一起,在他盖的教学楼里学习、长大。”得知邵逸夫先生辞世的消息时,网友“竹林小筑”正坐在逸夫楼里进行紧张的期末复习。和许多自发悼念的年轻人一样,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传承这样的记忆”:“逸夫楼,是我们共同的校园回忆。”

    较之影视大亨、商业奇才,提起邵逸夫,人们更习惯于这样一个注解——“大慈善家”。

    打开百万网友争相转发的“逸夫地图”,手指划过每一个省份,都能看到邵逸夫的慈善坐标。这种“散尽千金济众生”的气魄,与他在工作中“因1毛钱差价,拒绝剧务去外边花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悭吝”相映成趣。

    1973年,66岁的邵逸夫向香港“苏浙公学”捐赠50万港元兴建一座藏书3万多册的新型图书馆,后又为校舍捐赠100万港元。而在这第一笔郑重的捐赠前不久,他刚刚在新加坡和香港设立了邵氏基金。

    一幅慈善版图就此展开,此后数十年,邵逸夫向内地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就是邵逸夫奖学金的受益者。“1990年夏,我在哈佛读了4年博士,进入论文阶段。某日信箱来信,一个”Run Run Shaw‘基金会给我奖学金。之前根本没有申请,收信犹如中大奖,来年可以专心学业。仍不敢信,四处查资料,得知是邵逸夫的基金会。多年后在香港科大任教,专门写信感谢。逸夫先生施善之精神千古不朽!“

    供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何曼则如此回忆自己在“逸夫楼”陪伴下的青春:“大学时我爱在邵逸夫先生捐赠的图书馆里读书,终于一步步实现我的理想。”

    “中国要强大,教育太重要了。我看到国家教育事业在进步,心里很高兴呀!我的捐款重点在教育,培养人才,做些实际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生前接受采访时,邵逸夫始终不忘“散财”初心。

    民族脊梁:把财富留给民族“下一代”

    行走百年,邵逸夫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邵逸夫是一面镜子,他能照出因现实忙碌和利益纠葛被遗忘或变得恍惚的一些东西。”撇去青春的回忆,有人如此评价邵逸夫及这场盛大怀念的意义:“它表达的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哲学。”

    邵逸夫没有把巨额财富留给子女,而是留给了更广义的民族“下一代”。蕴含其中的,远远超越了万栋大楼的物质价值,其精神价值更为宝贵。

    这其中有善,更有以爱育爱的传递。遍布全国的邵逸夫学校和教学楼足以让曾受他精神浸润的每个学子升腾起“不管能力大小,都能反哺社会”的悸动。

    在这个有人把财富变成汽车洋房,有人变成摩天大楼的时代,邵逸夫选择用自己的财富伴随国人的生命与精神成长。这种从致富到肩负社会责任,再升华为超越物质至上信仰的担当精神,恰为后来之人指明了一条可供镜鉴的成长之路。

    所有这些,在哀悼先生的唁电中,体现得直观、形象。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说:“先生一生勤奋敬业、乐善好施、爱国爱港,他的敬业精神、奋斗精神、卓著业绩和仁爱之心永远值得怀念。”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感叹:“先生仁慈博爱之品格,包容豁达之胸襟,乐善好施之热忱,必将泽被后世,永驻人间。”

    80年前,鲁迅先生就曾感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斯人已去,德立人间。(记者 邓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