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绘本的阅读在亲子阅读中带来越来越多的乐趣,也越来越被家长认可。中国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人方素珍近日在接力出版社的邀请下,来京带来一堂“打开绘本学写作”的主题讲座。据介绍,方素珍研发了“绘本读写课堂”课程,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人地区开展绘本读写教学,其“绘本读写课堂”也已落户北京,并于3月1日起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专业辅导与培训,希望将绘本阅读与孩子的写作能力联系起来,形成“化学反应”。北京晨报记者也对被称为“花婆婆”的方素珍进行了专访。访谈中,方素珍谈及“让绘本不只是绘本”的理念及实践。
方素珍此前曾在大陆出版《方素珍创意认知图画书》系列等作品。据出版方介绍,基于绘本的好处,近年来各地涌现出很多像“阅读姐姐”、“故事叔叔”等给孩子读绘本,掀起阅读教育的热潮,但不像教学那般目的明确地放在引导孩子习作上,这样的绘本阅读更多还停留在读与听、讨论与交流的层面,还不能将作文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接受绘本阅读教育实现精神营养“输入”后,无法实现能力转化后的“输出”。
基于此,方素珍研发了“绘本读写课堂”课程,近年来,由大陆教师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地的学校进行了两年多试讲和实验,为教师将绘本融合大陆地区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借鉴。该系列内容涉及科普、数学、情感、价值观等,选本经过挑选、全面策划。教师可以用一节课、一学期乃至一学年去读、去教绘本,也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增删。同时,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训练的要点与细节等也进行了可操作性的说明。
具体来说,方素珍绘本读写课堂是以儿童阅读与写作为主轴,以创意思维做导向,采用“听、说、读、写、做”的多元化导学模式,促进孩子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课程力求采用的绘本内容按照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理念和标准,遵循孩子的身体与心智发展规律,并符合该年龄段儿童语文学习教育大纲要求,兼顾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等的丰富性和适用性,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于课程体系中,并以游戏性、互动性等元素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绘本,制作自己的手作书
北京晨报:通过绘本进行的读写课程是怎样的?在台湾的情况如何?
方素珍:从绘本中萃取一些习作元素,设计可以操作的课程。台湾对绘本已经推行了20多年,感觉像呼吸一样,家长和学校在无形中吸收了讲绘本故事的理念,不用特别去上绘本写作课。不过也有老师会用一学期专门教绘本写作课程,对绘本进行一些细腻的操作,使小朋友可以得到乐趣,还可以自己做一本手作书、友情包裹等。他们如果对诗歌有兴趣,我们还可以教他们学写现代童诗。另外还可以进行绘本剧表演。我们还有一种纸质剧,有一个木箱子,图片一张一张拉出来,小朋友可以看,这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抓住快乐元素,孩子写作不难
北京晨报:其实现在读绘本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喜欢的方式,但借此学写作,快乐会不会减弱?
方素珍:教他们的绘本,尽量要读起来有趣、幸福、快乐。里面有些写作元素,把它们抓出来教给孩子,其实不会痛苦,也不会难。孩子的作文成绩提高,不是我们强求的。而且可能需要上我们课程的家长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提高作文分数。我们的课是一种素质教育,把语文和艺术结合在一起。
北京晨报:鼓励孩子写一些他们觉得有趣、幸福的东西,其实写作不会很难。
方素珍:对。孩子们上这样的课,可以自己做书、写字,很开心。
提炼“情节网”,帮孩子讲故事
北京晨报:绘本中的什么内容可以具体提炼出来帮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
方素珍:每一本绘本都不一样。要教师不断地萃取精华。比如佳句欣赏,一些语句的模型,都是其中的要素。我还有设计一种“情节网”,比较适合三年级以上的小朋友,就是把这本书先画出一个大致情节,你可以换一个情境进去,小朋友就懂得怎么去讲故事,老师要教出里面写作的元素。
北京晨报:虽然不急于提高作文成绩,但该课程的效果如何体现?
方素珍:在台湾,每一个县有一些语文能力竞赛,考拼音、造句、作文等。此前有一个学校,校长刚来时发现学校里没有阅读氛围,老师自己都不太读书,校长就找我去给大约40个小学老师上课,从绘本阅读开始,三个小时讲了13本绘本,有关亲情、爱情、友情,老师们觉得很享受、很有趣。他们听了我的课,回到班上讲给小朋友们听,发现小朋友很喜欢,于是整个学校渐渐有了一种阅读计划,比如星期一要晨读十分钟等,学校也去买了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还发通知给家长,让家长来当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我会给他们培训,他们会在早上到各班去讲故事。4年后,这个以前默默无闻的学校,后来在语文竞赛中提高了成绩,这是家长和老师希望看到的,但它确实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