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第一张牌 不喜拘束
2009年,傅惟慈摔伤股骨头,医院一度不敢给他做换股骨头手术,傅惟慈一拍大腿,几乎要蹦起来,“手术做不了就算了,我不待床上,我要出去走。”
傅惟慈是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但他并不以此自称。
在学生采访他的视频里,91岁的傅惟慈如此评价自己,“我的长处应该是脑子不是太傻太笨,又会点外语。”
实际上,翻译是他选择的“逃避之路”,在“文革”那个什么都不能做的年代里,他借着翻译来获得“自由”。
追寻自由的经历在他的文集《牌戏人生》中经常有提及。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北京城沦陷,他参军抗敌。获悉国民党屯兵打内战的意图后,他又毅然离开部队。即便是抗战后在北京从教,也总觉得“教室非常憋闷,年轻时浸入肺腑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野性’,常常叫我坐卧不宁,想干一点儿出格的事。”
在地铁4号线平安里站西侧,沿着宝产胡同西行不到100米,有一条小巷,清朝史称四根柏胡同,名称来源实无处可考,传胡同内长4棵柏树,如今却有两棵遍寻不着,仅剩两棵在一个四合院内郁郁葱葱,翠绿的枝丫奋力地伸出一个四合院院墙之外,无拘无束,这个四合院,便是傅惟慈的住所。
在女儿傅嘉嘉的眼里,父亲的心与院子里的柏树枝丫一样,迫切窥视院墙外的风景。2009年,傅老在旅游时摔伤股骨头,医院一度不敢给他做换股骨头手术,傅惟慈不干了,一拍大腿,几乎要蹦了起来地嚷出声,“手术做不了就算了,我不待床上,我要出去走。”
好在最终手术很成功,老人顺利下地行走,但摔伤加上多年的积病仍使得老年的傅惟慈腿脚出现不便。而他一直在试图摆脱因腿疾滞留在家的困境,从匀速的电动轮椅到电动三轮代步车,他甚至还试图使用一辆两轮电动车用来“远行”,被儿女们坚决阻止才作罢。
为了不被拘束在家,他还让两个女儿开车带着,游遍了北京郊区的所有景点,近至古北口、白羊沟、东西清陵等人烟稀少但风景秀美的地方,甚至远行到过山西、石家庄、兴城和泰山。
直至最近几年,腿脚几乎不能动弹后,他还经常要求女儿把他用轮椅推到500米外的地铁口,“找个人多的地方,看看院外的世界。”
喜欢旅游的傅惟慈还是国内第一批“背包客”,他只身周游了数十个国家,包括数十年前还极少有国人前往的埃及、印度、伊朗,并用相机记录下来沿途所见,结集成册。每到一个国家,他都会淘一些硬币回来,几十年下来,他分类收藏了6000多枚外国硬币,甚至熟记了每一枚硬币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