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面对日本侵华战争,清政府手足无措
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英法美俄等欧美大国的侵略,清政府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落后,对英法诸大国的强大是领教了的。但那时候的士大夫和清流派大臣,对近邻日本是看不起的。1871年中日之间签订《修好条规》,总理衙门没有让日本拿到中国给予欧美的那些特权,日本对此心存不满。清政府主政和清流各大臣对国际大势懵然无知,对东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改革发展也不求了解,对日本蓄谋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的备战活动完全不了解。
日本大规模出兵朝鲜,暴露了其更大的侵略野心。清政府和主事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手足无措,进退维艰。李鸿章培育的北洋舰队虽然在1888年成军,但1888年以后就不再购进新的战舰,军费捉襟见肘,弹药严重不足。在中国担任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赫德在黄海大海战半个月前说:“北洋水师的克虏伯火炮没有炮弹,阿姆斯脱郎的火炮又无火药。冯·汉纳根……需要有足够打一场几个钟头之久的大海战的炮弹,现在还没有到手。”慈禧太后为了修建圆明园及做60岁大庆,挪用军费,完全不顾民心向背,一意粉饰太平。
清政府内各大臣意见相左,主战、主和争论不休。帝党、后党围绕主战、主和相互攻讦。为了巩固光绪皇帝的地位,帝党主战,但却拿不出克敌制胜的办法。慈禧太后为了不耽误自己的60岁大庆,支持李鸿章对日妥协。御史言官主战,他们没有实权,不敢得罪慈禧太后,便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了李鸿章。朝廷和政府难以形成对日作战的领导核心。
面对日本大举出兵,李鸿章显然不相信日本会先动手,他让官兵相信所谓万国公法,说什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即谁理绌”。在撤兵和改革朝鲜内政问题上,中日之间不能取得共识,李鸿章却以为,单凭外交上的折冲樽俎,就可以“保全和局”,没有做打仗准备。俄国参与调停,英国参与调停,美国也参与调停,法国德国在观望。无论是参与调停还是观望,都是从自己在华和在远东的利益着想,并不是从中国的利益出发。战争即将开始,清政府及其外交部门一直在等待调停,一个半月时间过去了,基本上未做军事上的准备,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不难预计的。赫德在战争爆发时就说过:“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远非一般所期待得那样厉害。”“外交把中国骗苦了,因为信赖调停,未派军队入朝鲜,使日本一起手就占了便宜。”
战争进行中,在李鸿章消极防御作战方针的指导下,仗也打得很窝囊。丰岛海战后,北洋海军不敢到大同江以南海域巡行,制海权拱手让给日本。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只是小败,李鸿章报告清政府: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实行“避战保船”死守港口的方针,放弃了渤海、黄海制海权。日军在辽东花园口登陆,长达半个月,除了本地农民奋起抵抗外,李鸿章未组织抵抗。日军进攻大连湾和旅顺,李鸿章指示:“宁失湾,断不失旅”,结果,设防的大连湾被放弃,北洋舰队的基地、“铁打的旅顺”也被攻陷。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占领威海卫,包围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候援绝望中自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月,日军占领澎湖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