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
坐住冷板凳 治史五十年(学者风采)
在中国,古稀之年的老人应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幸福晚年。学者张海鹏(见图。本报记者王珏摄)
已七十有五,他研经治史50余年,始终在史学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从中国近代史到太平天国史,他涉猎颇广、成果丰硕。有人说:“他是一位历史学家,却又不单单研究历史。”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他追索历史的本质,力图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规律、从微观上再现历史本来面目。
治所治学,肩挑双担
张海鹏出生于湖北江汉平原的一个农民家庭,20岁那年,张海鹏考上了武汉大学历史系,他挑着行李和书箱走进了大学校园。当时的武大历史系名师云集。“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在名师的谆谆教导下,张海鹏接受了系统的教育。
1964年,张海鹏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那年他刚满25岁,但由于“文革”的原因,之后的13年间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学术研究。张海鹏说:“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认识中国的农民、农村、国情,为我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直到1978年,张海鹏才正式恢复学术研究工作,迎来了学术上的黄金期。他先是协助编著《中国近代史稿》,又独立出版了《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和《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组织编辑出版了《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还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张海鹏先后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到2004年卸任。16年来,他致力于组织国际学术讨论会、调整学科建设、建立图书馆、推动海峡两岸和海外的学术交流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主持编撰了《中国近代通史》10卷本。这部550万字的著作完整记录了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反映了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总体水平。
繁重的领导职务耗费了张海鹏大量心血,但未能影响他的学术研究。他坚持白天治所,晚上治学。翻开他写的文章,末尾处常常记有“某年某月某日初稿(修改)于凌晨几点”的字样。他说:“老所长刘大年先生多次对我说过,不管事情多忙,都要坚持学术研究。我把这些话视作圭臬,努力做到治所与治学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