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坚守:期待民众改变认识(图)
//www.workercn.cn2014-07-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坚守

    中工网记者吴雪君

    重庆永川区12岁男孩李楠,因意外脑外伤去世。孩子父母在救治无效情况下,毅然将爱子的器官捐献出来。楠楠的器官已成功救治了5名患者,其中3人是危重病人,2名为视力障碍患者。图为李楠的父亲李勋志在器官捐赠书上签名。

    编者按

    器官捐献协调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随2010年3月我国启动器官捐献试点而诞生。他们的使命是说服“潜在捐献者”的家属,并协助医院完成器官捐献全过程。目前,全国仅有370名从业者,经常目睹死亡,能够坚持超过一年者并不多。

    在他们的努力下,从2010年3月到今年3月,全国共完成器官捐献1611例,累计捐献器官4382个,挽救了4382个垂危的生命。尽管成绩斐然,但这对于全国每年近150万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改变器官捐献的窘境,不仅有赖于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公开透明的器官分配体系,更需要扭转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识误区。而这尚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苗博会一个人到海南省人民医院透析室静静站会儿。

    那里,47台血液透析机正在超负荷地运转着,躺在病床上做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因为肾衰竭导致身体无法排出毒素,大多面色灰暗、嘴唇铁青。

    在众多病人中,戴着口罩的小林引人注目,即使口罩遮住了嘴巴和鼻子,露在外面的一双大眼睛仍暴露了她的美丽。 为了维持生命,小林每周透析3次,每次要三四个小时。她年轻的生命被紧紧地绑在了透析室里。

    小林已经苦苦等待肾源10个多月了,还有许许多多和她一样患者,在遥遥无期中等待救命的器官移植。

    器官捐献是当一个人去世后,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用于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够延续生命。

    苗博的工作就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小林得以延续生命。

    “可器官捐献的工作进展缓慢。”苗博苦涩地说。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苗博和他的4名同事只成功参与了4例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资料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器官捐献的供需比是1:3,而我国是1:30.我国每年大约有30万器官衰竭患者,而仅有约1万名患者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