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村上春树:市场的骄子,文学界弃儿(图)
//www.workercn.cn2014-11-27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用“心灵鸡汤”为都市青年疗伤

  与当今日本其他纯文学作家相比,村上春树的作品最为畅销,动辄百万册的销量令人瞠目。知名学者姜建强曾留学东京大学,致力于日本哲学和文化研究,谈起村上春树颇有心得。他说,村上的13部主要作品在日本已行销2400余万册,仅去年推出《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一周之内就突破100万册。这其中畅销的元素何在,日本人为什么喜欢读村上?“村上小说的最大元素就是‘疗伤’。疗什么伤?就是疗现代人的疲惫、慵懒、无聊、彷徨、空虚、妄为、孤独、悲哀、焦虑之伤。”

  充满霉味的小旅馆,死掉歌手的唱片,冰冷的大杯啤酒,敲得心烦的爵士乐,暧昧的两性关系,没有名字的主角,接二连三的死。生命的感觉就是荒谬,就是疯狂,就是抽象。如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的开首句:“从大学二年级的7月到第二年1月间,多崎作基本只是在思考死亡中活着。”在姜建强看来,小说里的这些元素通过人和事,在村上的笔下,又竟然如此透明如画,清澈如水,给人说不出的贴合与慰藉,恰恰迎合了日本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知名作家陈希我曾留日多年,对村上春树也深有体会。“他的小说确实有吸引普通读者的地方,明确地说是吸引文青。日本普通人知识素养高,所以文青也多。”陈希我说,文青喜欢浪漫、满足于表象、沉迷于小文化感,村上作品有迎合他们的地方,比如性爱、死亡,比如笔调的轻盈、语言的机灵。村上特别会营造气氛,特别是怀旧感伤的氛围,文青喜欢的就是“那过去了的都成为美好的回忆”。如果要说村上春树是什么大师,陈希我觉得应该是营造叙事氛围的大师。

  迷恋村上的中国读者,以大学生和大城市白领为主,居多是文青。村上小说里的主人公身在大城市,充满爱情、孤独、迷茫和青春的失落,极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沈维蕃举例,像《挪威的森林》写于三十多年前,当时的日本社会背景和当下中国很像,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小城市的年轻人跑到都市寻找新生活。小说中的东京类似于今日的北京、上海,男主人公也是从小地方来到东京,发生三角恋式的情感。

  小说主人公无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大城市过着单身生活,原来的观念和都市发生冲突,透露出一种孤独感。沈维蕃说,怎么去面对大都市带来的孤独感,村上提出可以享受孤独。中国年轻人从中找到心灵鸡汤式的慰藉,而这是国内小说所无法提供的,让村上的小说乘虚而入。中国作家的作品大多迷恋田园生活,乡村题材写得比较好,像莫言、贾平凹就写不出村上这类具有现代都市感的小说。

  除了情感心理上的抚慰,村上的小说还展示了一种个人化的审美生活方式,食物、唱片、衣服、进口酒品牌,永远层出不穷,对物质生活兴趣盎然。“酒吧、衣服、唱片,格调很高,大家觉得很有范儿,把村上贴上小资文化的标签,这是中国读者的独创和误读。”施小炜笑道,村上小说里的生活方式其实在日本、欧美很常见,像自己的日本同学业余就是披头士研究专家,不会觉得有小资情调。但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商业消费社会开始兴起,年轻人追求个人精致化的生活,恰好遇上了村上,从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的都市年轻人生活方式。

  缺乏诺奖作家的良知和现实感

  村上春树连年成为诺奖陪跑,不少人认为主要是诺奖不青睐畅销书作家。《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觉得,这些年来诺奖具有权威性,跟其不走市场路线有关,获奖者一般得奖后再畅销,这一点也让村上有点吃亏。除了不受诺奖待见,日本文学界对村上普遍评价不高,从不把最高文学奖——芥川奖给他,还唯恐村上摘得诺奖。村上不久前还发出怨妇之语,称自己是个永远的丑小鸭,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

  陈希我坦言,日本文学界确实不太重视村上春树,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其作品畅销。日本人对纯文学销量的看法跟中国人不同,中国人以畅销为荣,他们却不然。“当年作家井上靖的书在中国卖得不好,他来中国时,我们不好意思,说他的书卖得好,不料他反而不高兴:有那么多人读得懂我的书?”他举例,大江健三郎也认为一个文化健全的国家,纯文学的读者只能三千来人。

  日本文学界大多不喜欢村上,也跟其孤高自傲有关。姜建强说,村上曾宣称自己基本不读现代日本小说,这句话的射程力度有多大?这意味着写婚姻与性的渡边淳一不在他的视野内,写日式推理的东野圭吾不在他的视野内,写反抗昭和精神的大江健三郎不在他的视野内,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也不在他的视野内。“他将日本文学界一网打尽,然后露出漏网之鱼的自己,隐喻自己就是跳得最欢的一条。”姜建强说,这要伤多少人的心?

  如果说这些还是外在因素,村上作品本身也有“问题”,才失意于诺奖和文学界。姜建强坦率地说,村上不太关注日本社会的现实问题,拒绝宏大叙事。“什么是每年入围诺奖的小说家的尽职呢?在我看来那至少应该像战地记者那样出生入死才是。”但在村上的本国,在核泄漏的“死亡之地”福岛,在海啸最严重的岩手县,始终没有出现村上活动的身影。

  “大地震发生两年后,村上并没有交出这场天灾与人祸、毁灭与新生的纪实文学,而是交出了青春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这就令人哭笑不得了。”姜建强感叹,缺少对日本现实的关照,缺乏对现实日本的热情,好像日本发生的一切与村上无关。而在村上的小说里,经常能看到脱离现实的空洞无聊的情节,就像从厕所看富士山一样乖张、无聊,任何东西都好像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和方向。恰如日本批评家小森阳一所说,正是在村上没有获得诺奖的结果中,看到了文学的良知和正常的感受性依然是存在的。

  村上不太关心日本的社会现实问题,其作品高度西化,看不到多少本土文化的色彩。村上几乎每天下午都搞翻译,主要是翻译欧美作家的作品。在姜建强看来,村上的小说也一样西化,只有洋服没有和服,只有威士忌没有日本酒,只有三明治没有生鱼片,只有美式咖啡没有煎茶,只有爵士音乐而没有日本演歌。这种去日本化渲染美国化,使得喜欢进麦当劳的日本年轻人腻味了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但小说的国际化和根源性,谁最为根本?村上这一点也是被批评家们讥讽和嘲笑最多的,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本土化和文化乡愁基本不存在。”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