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叶小钢:让精灵在五线谱起舞(图)
//www.workercn.cn2015-07-07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北京鲍家街43号——

  他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地平线》

  “考钢琴系永远弹别人的作品,考作曲系也许一辈子别人就弹你的东西。”恢复高考那年,中央音乐学院没有招钢琴专业,叶小钢可以选择的只有作曲系。母亲的话坚定了他报考作曲专业的决心。叶小钢花了两三天写了人生中第一个曲子,结果顺利通过了考试。本来计划录取10名学生的作曲专业,因为邓小平的批示,最终增加到36人。

  进入位于西城鲍家街43号的中央音乐学院没多久,叶小钢就和谭盾、瞿小松、郭文景并列为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和同班的多数同学一样,每天从早上出操到晚上就寝,他几乎把时间百分之百投入在学业上。

  “政治经济学考了98分,中国党史考了99.5分,错了一个小括号。”叶小钢对当年的成绩记得很清楚,“因为人太多了,竞争太厉害了,而且年龄比较大,唯恐自己落下,所以天天特别累。”年轻时的叶小钢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大二时,他的作品获得齐尔品作曲比赛第一名。他看到了音乐人生的第一道曙光。

  1981年,26岁的叶小钢在中央音乐学院小礼堂举行了自己第一个作品音乐会。演出曲目有周广仁弹奏的《岱雪》、夏小曹等演奏的《弦乐四重奏》,还有根据当时流行的“朦胧诗”写成的《这红色的雪》《果子熟了》等。

  “叶小钢的每次音乐会,不仅有特别精湛的音乐,他本人也是永远风度翩翩,以高贵的气质示人,不像有些音乐家,不修边幅。他是内外兼修的典范。”张萍是北京回民中学高级音乐教师、叶小钢的老师杜鸣心的夫人。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他们夫妇出席了无数次叶小钢的音乐会。

  1984年,29岁的叶小钢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次派出的青年艺术家代表,参加在新西兰举行的亚太地区艺术节及作曲家大会,并在当地首演了新作《西江月》。

  他的现代音乐风格引起国际同行的注意,为此Naxos(西曼国际唱片公司)专门为他出了唱片。因为他,香港音乐家同行举行了中国第一次作曲家大会,大陆、台湾、香港各派10名作曲家参加,两岸三地的艺术交流大幕随之开启。

  改革开放初期,在相对封闭的中国能写出现代风格的音乐,叶小钢把原因归结为对知识的渴求。当年,英国作曲家格尔莱在中央音乐学院讲了一个月课,每节课都是浮光掠影,但带来了不少国际上流行的音乐流派和专业名词。每天课下查书、查资料,让叶小钢和同学们眼界大开。

  1985年,叶小钢因患急性肝炎,被隔离在中央音乐学院前院一个偏远的小屋里。在那里,他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地平线》——一年前飞越太平洋的新西兰之旅,他从万米高空俯视大海。海面无间断的伸展在他心中形成巨大冲击力,迫使他的目光找寻一个落点。那不是任何实在的物体,而是水天的汇合处——地平线。

  《地平线》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新潮音乐的代表作。“当时北京音乐界的传统卫道士掌握着生杀大权,年轻人的新想法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并且嘲笑年轻人不会以‘传统’手法作曲。于是,我写了这首马勒式浪漫的《地平线》来回敬。现在这首作品居然成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在中国不断地上演,并被中国的指挥家带往外国演出。”在1994年8月专辑CD的小册子《多余的话》中,叶小钢写道。

  “我看自己大学时代的照片,眼神特别清澈,表情特别单纯。尽管那时很清贫,但精神上相当愉悦,似有一条金色坦途通向遥远的水晶宫,那里最美的人生在召唤。那时天空特别蓝,洁白的云朵在天空飞驰,心中荡漾着要写的音乐,这当然是人生最灿烂的时光。”叶小钢对当时的生活有种诗意的深情。

  1987年,留校任教4年的叶小钢获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奖学金,选择赴美留学。那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音乐家了,不仅多次获得大奖,完成了电影《湘女潇潇》《情漫黄山》《死神、老人与少女》《望日莲》的音乐创作,还与日本艺术家合作为舞剧《浩浩荡荡,一衣带水》配乐。

  刚到美国的叶小钢揣着一万美元,踌躇满志。但是没过多久钱就用完了。学业之余,他用各种办法挣生活费。他为台湾、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作品配乐,以前不屑一顾的活儿他也接。和很多留学生一样,他也在餐馆打工,一晚上可以挣到100美元。

  留学期间,叶小钢为管弦乐队创作了《冬》。评论者说,这部作品表达了一个初来者在美国生活的文化困境。

  “这首乐曲作于水牛城,一个一年差不多半年是冬天的纽约州北部的一个鬼地方,云层老是压得很低,仿佛你一生中倒霉的日子都会在这里发生。我喜欢黯淡的音色组合,这也许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叶小钢在唱片说明书上写道。

  走向世界——

  “我有三个音乐精神来源”

  “美国床头的灯光柔和而温馨,但半夜砸醒自己的不再是大学时代放在床头那高高垒起的书,而是更沉重的种族、语言、经济和文化的差异。”1994年,叶小钢回到阔别7年的祖国,继续任教于母校中央音乐学院。

  “那十年我在国内基本没动窝,忙得不得了,直到十年后开始‘反打’,作品亮相美国舞台。”十年磨一剑——叶小钢说的十年是指1994年到2004年,这期间他的作品全面开花。除了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交响乐音乐会,还为影视剧《人约黄昏》《半生缘》《波涛汹涌》《芬妮的微笑》《天上的恋人》《洗澡》《花季雨季》《走出凯旋门》《玉观音》等配乐写主题歌。

  1996年,叶小钢创作的电影音乐《人约黄昏》获上海东方电视台颁发的“最佳电影音乐奖”。两年后,电影音乐《半生缘》获香港第十七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就像父亲早年在香港凭借写影视歌曲获得巨大名声一样,叶小钢也通过影视音乐让大众熟知。

  改革开放让叶小钢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也让叶纯之焕发了第二次青春。叶纯之重新回到音乐工作中,为《彼岸》《灰姑娘》等十余部话剧作曲。1979年,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创作了包括舞剧、协奏曲等几乎所有题材的音乐作品,并为老友李翰祥执导的影片《垂帘听政》配乐。而叶纯之写的《音乐美学导论》,成为国内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

  由于工作繁忙,叶小钢与生活在上海的父亲见面不多,但是父子间书信往来很勤。1984年,第四期《人民音乐》发表了叶纯之的《给叶小钢的一封信》,信中称呼的是叶小钢的小名小毛。那是写在叶小钢演出《西江月》和《地平线》之后,父亲叮嘱他:“人生最难的是两件事:处于逆境而不灰心丧气、丧失自信;稍见顺利而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前一点我能做到,后一点你要经常提醒自己。”

  大学同班同学、作曲家、小说家刘索拉说:“叶小钢的作品,各种风格里有一种风格,就是‘大旋律’,是老百姓能听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上海的音乐家,他为电视剧《上海沧桑》创作的主题曲和主题音乐,就是风格鲜明的大旋律,让你一听就十二分认同的上海的味道。”

  2002年开始,叶小钢与国内音乐界的许多朋友一起,创建北京现代音乐节。“外国有我们没有,所以我们要有,不光要有,我们还要引领外国,比外国人做得好。”叶小钢说。

  8年后,叶小钢开始有计划地向社会推广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演出和交流活动,并发起“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送校歌计划”、中国美育论坛等项目。2010年两会期间,叶小钢发出倡议:“我们要号召广大作曲家和有识之士,为全国、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写一万首校歌,让每一个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都能够唱上自己的校歌。”

  叶小钢发动他的学生为校歌谱曲,并亲自率领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二中,实施“送校歌计划”。

  “学习艺术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难出诺贝尔奖得主,而美国一个学校就有20多个诺贝尔奖得主?我觉得我们太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叶小钢感慨道。

  2013年9月,在叶小钢58岁生日的前一天,他迎来了一个最好的礼物。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音乐厅为他举办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美国主流交响乐团专门为一位中国作曲家举办专场音乐会。

  叶小钢少年时就有一个梦想,“在伊斯曼音乐学院时,有一回去纽约在林肯艺术中心前留影,当时我心里就闪过一个念头,什么时候我能来这里开场个人音乐会……2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小小的憧憬居然变成了现实。”

  如今,60岁的叶小钢丝毫不敢懈怠,时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在午夜时分,叶小钢和邹航师徒二人在QQ或者微博上发现对方还在线,聊上几句话,然后各自埋头干活儿。

  张艺是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音乐总监、首席指挥,他大学毕业留校时正赶上叶小钢从美国回来。当时,叶小钢是中国当代音乐的领军人物,组建了中央音乐学院新音乐团——国内第一个专门演奏现代音乐的乐团。

  “叶小钢是天才作曲家,有一颗童心,很真诚,有什么说什么,不拐弯抹角,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接受不了,不过后来证明结果都是好的。在搞音乐节的困难时期,有时为了5万元的赞助,我们在人家那里一坐一上午。有时我们到设计师的家里熬夜一起设计海报,选曲目。很艰辛,但都挺过来了。”张艺说。

  刘力记得,当他还是本科生时,叶小钢有一次一堂课讲了20本谱子,把学生都镇住了。“通常来说,研究一本谱子就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叶老师平时下了多少功夫,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叶小钢平时很忙,他会利用开车时听车载音响,里面总是放上一两张碟,听得烂熟于心,然后再换两张。“普通人开车听可能会出问题,他不会,因为他已经熟悉那种轰鸣感了。”刘力透露,叶老师一般不会听流行歌,除非有特别好的,我们推荐给他听一下也就完了。他专注在分量很重的音乐上,包括各种歌剧选段。旋律他听一遍大概就记住了,他听的应该是一种状态、气质、思想。

  “我有三个音乐精神来源:中国古典音乐、德国古典音乐和美国当代音乐技术。瓦格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资源,主要是他的强者意识。但我没有怎么受德国现代音乐的影响,德国当代乐派能耐心听下去的不多。美国是一个比较讲究传统意义美感的国家,我也比较喜欢传统意义美感的艺术作品。”叶小钢说。

  当年,在美国罗彻斯特的冬天,叶小钢常呆坐于院中,老树的叶子掉光了,枝干萧索地伸向冰冷的夜空。望一眼寒星,他觉得那是一撮最美丽的精灵在深不可测的苍穹里跳舞。他想,总有一天会拽这群仙人进五线谱里做升降号。

  如今,在由五线谱构成的天空中,叶小钢希望他的音乐既能浓墨重彩,也可声色微现;能流丽酣畅,也可清扬婉兮;大作品做到黄钟大吕,搏激励志,小作品可以尺幅兴波,微雨湿花,浮现淋漓丹青的美感与醇境。(郭超 李琭璐)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