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创作者罗浪逝世 享年95岁
//www.workercn.cn2015-07-14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 更多 |
附:《哀乐》的背后故事
1949年9月30日下午5时,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其时的天安门前尚为一片芜杂的小松林,当毛泽东主席神情肃穆地走过林中小径持锨为纪念碑基石落下第一锨黄土时,由四十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吹奏出《哀乐》深沉凝重的第一个音符。这是《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开国大典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向全国转播大典实况,但《哀乐》却未能完整发送。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布讣告之前,首次完整地将《哀乐》播放全国。那天罗浪回祖籍福建探亲,途经福州,突然从广播里听到这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心头泛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
作为艺术家,谁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人时时念及,但对《哀乐》改编者罗浪而言,却有个十分复杂的感情问题。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哀乐传来,举国同悲。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这苍凉悲怆的旋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萦回,昆仑失色,江河呜咽。悲痛之际,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21年前的1976年,那一年,三位开国伟人辞世,哀乐曾三次久久盘桓于中国大地。
死亡,是人类情感上的敏感点。哀乐,总是与死亡结伴而来。人们在回避死亡的同时,也疏远着哀乐。但是,当噩耗降临的时候,人们又最需要它,因为没有哪一种声音能像它那样将人们心中淤结的哀痛诠释得淋漓尽致。
哀乐,中国人妇孺皆知而不愿提起的音乐。
哀乐,中国人最易听懂却难以卒听的音乐。
当人们渐渐开始正视死亡时,便自然会注目到哀乐。
编辑:王莹
美丽入殓师:我不属于特殊人群 | 2010-07-26 |
美丽入殓师:我不属于特殊人群 | 2010-07-26 |
大学生殡葬工顶着压力成长 用心守在“最后... | 2010-07-26 |
济南最高规格送别郑承镇 千余市民到场悼念... | 2010-07-26 |
追记著名法学家马克昌:公去大名留青史(图) | 2010-07-26 |
悼念抗洪英雄 李方洪烈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2010-07-26 |
湖北十堰“最美电工”被授予烈士 数万群众... | 2010-07-26 |
“人才森林”的植树者 | 2010-07-26 |
复出前后的邓小平(图) | 2010-07-26 |
歌迷悼念姚贝娜 父亲:她太完美 给我们致... | 201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