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耿文卿:把相声之根留在宁夏(图)
//www.workercn.cn2015-08-24来源: 银川晚报
分享到:更多

  77岁首开师门

  耿文卿一生都没远离相声事业,即使年过古稀,他也依然坚持每周六到砚家班演出,只为多给热爱相声表演艺术的砚家班演员们一些鼓励。虽然为相声做了那么多事,但耿文卿先生却从不收徒,问其原因,耿文卿先生说,原因有二:一是现在年轻人肯踏踏实实学相声的太少,“浮躁的人学不好相声”;二是徒弟的人品现在也不好掌握,“不像以前,师徒关系牢固,徒弟品行师父可严格教化”。

  从不收徒,可为什么现在又破例了呢?“砚家班的这俩孩子打动我了,而我也想尽我的微薄之力支持一下银川的相声艺术。”耿文卿嘴里的“俩孩子”其实也不小了,马冬40岁,刘学45岁。耿文卿认识马冬有4年时间,看过马冬在砚家班的不少演出,“这孩子为人诚实、聪明,嗓音好,学唱的本事也强,而且善于把传统的相声段子改编成符合宁夏听众习惯的新段子”。刘学虽然与耿文卿相识短暂,但他“胆大心细,虚心好学,对人实诚,台风稳重”的秉性都符合耿文卿的收徒标准。

  耿文卿破例将自己这一脉相声流派留在银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始终觉得宁夏人骨子里还是很喜欢相声这门艺术。虽然眼下全国相声表演普遍遇冷,但在宁夏,却照样有砚家班相声会馆和一帮不离不弃的相声爱好者,而且说相声的、听相声的人群还都越来越年轻化。

  相声拜师仪式有讲究

  旧时相声拜师有一套庄重的仪式,耿文卿1954年在天津拜师相声名家班德贵时,就有天津相声界的诸多老前辈出席拜师仪式,徒弟需向师父行叩拜礼,然后还要设宴答谢师父及同门师兄弟。“现在不讲究这些,只要学生们愿意来学,我就全力教。”耿文卿说,旧时相声的传承主要靠师傅的耳传口授,手把手教化,眼下虽然学习相声艺术的渠道多了,但师傅的当面点拨,对于相声表演艺术来说,还是相当重要。

  虽然耿文卿先生不计较拜师礼仪,但砚家班相声演员王砚晨还是觉得这样的相声大家肯破例在宁夏收徒,是件“特别有纪念意义的大事”。因为在他们这些热爱相声的年轻人心里,对相声艺术的传承也包括拜师仪式。“所以,我们决定按照老传统举办一场正式的拜师仪式,以此向传统艺术致敬,也向耿文卿老先生表达我们的谢意和敬意。”王砚晨介绍。

  据悉,29日(本周六)晚8点,在银川市总工会(公园西门斜对面)一楼报告厅,砚家班将举行耿文卿先生首开师门收徒及相声演员马冬、刘学拜师仪式,现场砚家班还安排有“砚家班成立一周年庆典”相声专场,以此答谢一直以来支持和热爱相声传统艺术的银川市民。

  本报记者 乔建萍 文/图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