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学者谈郭德纲:不花纳税人的钱 开几个俗点的玩笑又何妨
//www.workercn.cn2015-09-11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发掘讽刺批评功能

  事实上,相声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低俗,虽然寓教于乐的功能不强,但在另一方面,相声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映却从来都不落后。

  杨阳说,“从内容上来说,俗一点确实是相声这样的民间艺术所共有的特征。但更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来,那些好的相声,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讽刺挖苦为主,或者讽刺社会现象,或者调侃人生百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相声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一方面和广播电视的传播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它本身针砭时弊的特征有关,甚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不能说相声是启蒙的一部分,但它的确有批评的功能。包括现在的郭德纲,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批评色彩,而这毫无疑问是他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相声是传统艺术,相声艺术本身也有它自己的传统,丢掉传统,有时候也就丢掉了相声本身,杨阳说,“相声如果要进一步发展,保护和发掘它的讽刺批评功能,我想可能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传统需要延续,但延续的不仅是形式,还有它的根本。杨阳说,“现在相声也有很多创新,有的在相声中加入小品的元素,加入很多道具之类,但是效果并不好。问题就在于,延续传统和创新形式之间,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或者说,究竟应该保住的根本是什么,要让相声继续发展,继续繁荣,需要尊重相声本身的特征和规律。反之,如果抛弃了根本,玩出来多少花样,都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给予相声更多创新的可能,才是促使相声发展的基础,杨阳说,“传统的相声,受限于形式的问题,有些东西很难改变,改变了也就不成相声了。但是在艺术上并非没有创新的空间,反而因为它切合底层生活,及时反映现实的特征,在当今的娱乐时代大有可为,关键是要有更加包容的心态”。

  要改变的不仅是相声

  相声在改变,相声艺术家们也在改变,在这个所有的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相声的改变能否真正让它重新辉煌,还在于它能否为自己开拓更大的空间。

  杨阳说,“比如说郭德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传统的相声演出,逐渐转变,走向更开阔的市场,转变成现代的演艺公司,这是一个好的尝试,成功与否暂且不说,但至少和市场时代的趋势相符合。”

  更大的市场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进退更加自如,杨阳说,“目前来说,主流媒体掌握最大的话语权,偏偏主流媒体对于传统的相声的支持力度并不大。因此,通过更多现代的营销手段,市场运作,一方面可以寻找更多盈利的渠道,培养一批新的演艺人群,另一方面,也可以不必仰主流媒体的鼻息生存,去开发自己的天地”。

  但彻底离开主流媒体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今天这个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离开这些,有时候也就意味着离开了最重要的市场和生存空间。因此,有评论者认为,相声本身的改变,去主动适应现代媒体,借鉴世界上成功的艺术形式,未尝不是一个突围的办法,正如目前在网络上受到热捧的美国华裔脱口秀演员黄西一样,许多人认为,电视脱口秀,或许会是相声新的方向之一。

  对此,杨阳说,“其实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电视是否能够更加宽容,能否更多地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相声如此,脱口秀也是如此,都需要仰仗主流媒体而生存。而主流媒体也应该给民间艺术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这是它的社会责任,也是文化传承的责任。我们一直在说传承文化,就应该创造一个传统文化能够传承,能够被大多数人所知道、所了解、所看到的平台,否则该如何传承呢?”(记者 周怀宗)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