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严歌苓:文学是苦闷的产物 影视无法还原小说魅力
//www.workercn.cn2015-11-26来源: 江南时报
分享到:更多

  严歌苓的文字都十分有特色,情节较为曲折,常被一些读者粉丝以“虐心”来形容。严歌苓笑着表示,这个词寓意好坏不知道,但自己觉得文学是苦闷的产物,“假如文学不是批判社会、不是作为社会的一个观察家来代表民间表述一些苦闷、痛苦,那么文学就是不存在的。”

  严歌苓举出大文豪雨果、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为例证。她认为,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曹雪芹在内的伟大文学家,都是因为书写人间悲剧创作出不朽的作品,“我也希望众多粉丝喜欢的是我的作品,一个作家本身不算什么,作品才是他真正的‘人’。”

  不过,严歌苓也承认,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不能完全解答生活问题,而是要引导人们思考这些问题。正是基于对文学的这种认识,严歌苓对自己的写作要求很严格。在她的印象中,自从有了网络,每天都能看到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而自己身为一个作家,要做的就是淡化其中的情节与戏剧性,否则人家会觉得,作家怎么能编出这样匪夷所思的故事,“我们的中国能在20年时间变得如此富有,肯定伴随着比较快的转型,很多人的命运都在发生变化,这都是素材。”

  素材虽多,但严歌苓只愿意写自己感兴趣的,“比如那种能让我觉得有说不清的意义,然后也许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逐渐意会到可能与某某因由有关。”严歌苓说,她愿意自己的小说写得圆润,不是让读者一下子便能获悉作者的意图,“我会诚实地把我的思考放进作品中。我很胆怯,所以我一般不写散文,否则会直面我的读者,人家会说那是严歌苓说的。这就是为何我会很狡猾地选择写小说。”

  在高产的创作中,严歌苓还接了一些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自己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工作,目前最受关注的就是李少红执导正在拍摄的《妈阁是座城》。

  “其实我不是个好编剧,我老劝他们不要找我写剧本,都不信,难道非要我写砸了才相信么?”严歌苓说,自己做编剧其实很不合适,因为改剧本要改小说的思想,但是每种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最后还要落实到自己头上,“写命题作文,比如影视,就会有压力,就会累,因为不愿意去驳人家面子,我还是更乐意去写小说的,因为小说可在每天控制,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严歌苓说到维持精神状态的秘密,称自己因为患有“躁郁症”才会有如此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有巨大创作力的人,比如伍尔夫和梵高都有此类病症。”

  严歌苓始终认为,影视作品无法完全还原小说的魅力,文字所描绘的场景镜头不能完全展现,“不过我合作的导演都是大导演,比如陈凯歌或张艺谋,他们是非常有想法的人,一早就知道要从我的作品中拿出什么东西”。严歌苓说自己并没有就改编的问题和大导演们起过争执,“他们提出来想法,我只负责完成或者想出好的点子。”不过严歌苓说,比起小说的创作来,编剧的收入确实丰厚,“如今国内市场好,稿酬高,所以我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