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蓝志贵:忠于历史的瞬间(图)
//www.workercn.cn2016-07-07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蓝志贵摄影作品《拉萨节日的欢乐》(原载于《中国摄影》一九五九年第二期),现收于《一九五七——二○○○〈中国摄影〉作品精选》。资料图片

  蓝志贵摄影作品(由其家人提供)。资料图片

    【追忆】

    2016年6月12日,成都,湿热。晨曦中,人们向一位老摄影人作最后的道别。两天前,这位已是84岁高龄的老者亦如平常一样,饭后戴上眼镜,安静地坐在了客厅沙发上。可是,在双手微微颤抖后,他却永远地睡着了。

    他就是蓝志贵,新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金奖的摄影大师。从1951年至1970年,他用双脚丈量川藏公路,用镜头记录雪域高原,用数千张珍贵的底片串联起西藏民主改革波澜壮阔的二十年。

    蓝志贵以其独特视角抓取的人文素材,是今天研究西藏文化发展的珍贵史料。

    历史往往凝固于瞬间。千古圣地,沧海桑田。走过半个世纪的沉与浮,无论艰难险阻,还是笑语欢歌,这些经典的瞬间终成永恒的见证。

    年少成名

    在生前的一次采访中,蓝志贵曾笑称:“自己的摄影得益于各种机缘,进藏充满了戏剧性。”

    1932年,蓝志贵出生于重庆巴县的白寺驿。因为家境贫寒,1945年他就当上了重庆皇宫照相馆的学徒。

    重庆皇宫照相馆是当时陪都最为著名的照相馆之一。3年多时间里,蓝志贵学会了从拍照到洗印、着色等全套的摄影技术,成为这里的高级技师。

    1949年,蓝志贵又在重庆高级美术专科培训班(夜校)较为系统地学习了素描、色彩、构图等专业美术知识,并且接触了一些刊载西方美术史上著名作品的出版物,“这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1949年的一天,解放军西南军区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等人到照相馆照相,蓝志贵和另外两名年轻人缠着张国华要参军。张国华很高兴:“好哇,我们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随即,蓝志贵在重庆从一名照相馆技师变为解放军摄影师。

    1950年,蓝志贵在乐山与战友们一道学藏语,筹备进藏。1951年,十八军进藏,蓝志贵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历史进程,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拍摄西藏的摄影人。

    同是随军摄影师、时任新华日报记者的李荣卿回忆,摄影师白天除了摄影,还要艰苦行军,晚上洗照片只能找两件行军的雨衣,搭成一个小帐篷遮光形成暗室,锅碗瓢盆就是工具,底片洗得怎么样,只能点支香,在小红点下瞅。

    进藏途中,蓝志贵拍摄完成的第一张照片是《翻越泥巴山》,军队沿着破碎的山体,呈“之”字形盘旋而上,翻过垭口,这张照片构图完整,蔚为壮观。

    但是,这样的情形并未持续多久。在蓝志贵的记忆中,进藏过程并不顺利,在到达海子山之前几乎天天下雨、下冰雹。没有经验的他因为长期将脚泡在雨雪中,得了严重的关节炎。

    蓝志贵病倒了。部队只得把他留在一位藏族老阿妈家里养了一个多月的病。病好后,他就跟随后方部队参与修筑康藏公路(现在的川藏公路)。

    虽然未能首批进入西藏,但蓝志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953年,他准备随一个参观团奔赴朝鲜战场,路过重庆时,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接见了他们。

    蓝志贵受命在现场拍照,用的是一部16片的蔡司相机,3个闪光泡只打燃了一个,熟悉蓝志贵的贺老总当着蓝志贵上级领导的面说:“蓝小鬼,你那个照相机过时了,要换个新的嘛。”

    后来,蓝志贵真的得到了一台莱卡M3和一台120德国禄莱福莱克斯相机。这两部当时最好的相机一直伴随着蓝志贵,直到他离开西藏。

    “只要有摄影足也,其他的东西都无所谓。”蓝志贵说。

    执着的蓝志贵用镜头记录了很多西藏无法重现的历史。在他留下的近万张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成为摄影史上的传世之作。

    1970年蓝志贵调往内地,先后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旅游天府》《西南旅游》杂志社摄影记者、摄影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编审。

    中国现代摄影史研究者黄建鹏收集了蓝志贵的1000多张底片。1990年,当黄建鹏第一次看到蓝志贵作品的底片时,被彻底震撼了,他不敢相信上千张底片竟然历经几十年的风雨还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

    “即使在5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暗房中对那些原底片进行放大时,心中仍然感到震撼,那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系统的早期西藏影像。这些底片几乎记录了西藏风云变幻20年间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黄建鹏说。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