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心武以《金瓶梅》解释被误读千年的常识
//www.workercn.cn2016-08-01来源: 金陵晚报
分享到:更多

  □金陵晚报记者 王婕妤

  从研究“红学”到研究“金学”,著名作家、古代文学学者刘心武推出了一部解读《红楼梦》的作品之后,再次推出《刘心武揭秘〈金瓶梅〉》。研读《金瓶梅》数十年,刘心武参阅大量相关文献,揭秘了《金瓶梅》中鲜为人知的文本得失、细节关联、人物命运、写作艺术的承继与独创等诸多方面细节,清晰展现《金瓶梅》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书中解释的那些被误读千年的常识以及诸多谜团,则更让读者好奇。

  昨天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刘心武介绍,他在写作此书时采用“零起步”的写法,将《金瓶梅》中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性格同历史环境相结合,与古今中外名著作对比,做了透彻的点评,详尽阐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并分析原著的写作手法及意义。“希望读者拿起此书就能读,读来轻松有趣,了解人物有怎样的命运轨迹和最终归宿。从此不必通读几十万字的《金瓶梅》,便可了解原著,有代替原著的作用。”在刘心武看来,《红楼梦》 是国人必读书,而《金瓶梅》则是国人必知书。

  然而谈及研究《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初衷,刘心武坦言,他并非想在这些方面有什么建树,而是希望参考这些出色的作品,把自己的长篇小说写好。比如他的《四牌楼》就被《红楼梦》浸润着;许多人评价《飘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行文构思奇特,情节扣人心弦,语言深刻、辛辣,彰显其自身的语言风格,应是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但刘心武自称:“《飘窗》的冷叙述,显然受到了《金瓶梅》的影响。”

  因为《金瓶梅》存在的色情描写,让这部书一直冠以“污名”,除了想为其正名、证其文学价值之外,刘心武在对原著的解读中,不时指出很多被当下人误传误解的典故常识。如我们如今熟悉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出《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可以看出“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是没有尽到后辈责任的意思。

  刘心武梳理典故,向读者解释道:“尧、舜、禹是远古的传说人物,孟子认为舜娶媳妇,没有事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属于失却了后辈应尽的告知义务。后代却把这句话视为儒家提倡的礼教的一个核心内容。汉代赵歧做《十三经注》,注释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引发出了两千多年的误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