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川剧是四川响当当的一块招牌 新华社图
提要
听川戏曾是老成都人生活中颇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到了今天还有很多老年人固守着这一爱好,但多数年轻人更愿意将时间花在网络或酒吧中。对这种状况,杨昌林感到痛心,在他看来,川剧不仅是四川本土文化的精髓,也是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更重要的还有寓教于乐、高台教化的作用。
嘉宾
杨昌林, 四川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文化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第八、九届省政协委员。主演过大型新编历史川剧《卧虎令》中之董宣、《安诗酒长》中之李白,荣获国家级大奖。在大型现代川剧《八一风暴》中主演方达来(即周恩来),录有《新辕门》《杀奢》《八件衣》等40余个川剧折子戏盒式磁带,发行海内外,又在现代川剧艺术片《金钥匙》中主演老保管,全国上映后获好评。
手记
爱玩是人类的天性,各个时代总是有层出不穷的娱乐项目。有的娱乐项目玩着玩着,就玩出了高雅,玩成了文化。戏剧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中国戏剧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庞大而又精密的体系,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各民族地区戏曲剧种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除了京剧、越剧、川剧、评剧、豫剧这五大戏曲剧种外,黄梅戏、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湖南花鼓戏等都拥有一大批著名表演艺术家和“粉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今天互联网和快餐化、碎片化娱乐模式的冲击下,传统戏剧变得越来越小众,人们对于戏剧要么完全不感冒,要么存在着极大的认知误区。比如四川本土的戏剧——川剧,很多人对它的认知就局限在“变脸”上。事实上,川剧作为中国传统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早在唐代就颇成规模,甚至有“蜀戏冠天下”之称。到了明清,随着大量外地人口涌入,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川剧又融合了四川方言土语、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等诸多元素,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川剧所承载的内涵,远非“变脸”那么简单,而是四川这块土地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文化体现。
对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失衡,杨昌林先生痛心地说,“过去四川很多人没有读过书,他们的教育都是来自于川剧。川剧教会了他们什么是忠孝仁义,什么是礼义廉耻。千百年来四川人都谨守着自己的底线在做人。现在的娱乐资讯充斥着很多负面元素,很多青少年容易受到这些东西影响,也发生了许多令人痛心的事。我认为这都是传统文化教育失衡的结果。”
不过在谈到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时,杨昌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决定专项拨款发展地方剧种,发展和重视传统文化,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对四川人来说,川剧的社会作用不能忽视,也不可缺失,它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是四川文化的代表。对四川人来说,无论教育还是宣传,川剧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