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林语堂的北京“乡愁”
//www.workercn.cn2017-03-27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昨日(3月26日)是林语堂逝世四十一周年纪念日。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而杰出的人物。他出生于基督教会家庭,从小对英文非常熟悉,加上后来在北京期间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使他成为当时难得的双语作家,在北京时不仅发表了众多中文散文,后来还写就了《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等众多英文作品。

  林语堂还是一位语言学家,对于汉字索引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编选的《新开明语堂英语读本》影响广泛。

  更重要的是,他把许多英文著作翻译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文化推介到英语国家。他自传中有一句联语:“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准确地概括了他的文化成就。

  纵观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果以他1936年举家赴美为界,他生命的前四十一个春秋先后在厦门、上海、北京等地度过。林语堂两次来到北京,前后在北京共生活六年。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北京的生活却让他一生都割舍不断。在北京的这六年,是他生命的“光辉岁月”,他向世人展现了他“浮躁凌厉”的一面,让人们看到了他的真诚勇敢与书生本色。

  而他在《京华烟云》里描摹出的浓郁的北京古都韵味,再一次向人们诉说着他对北京的眷恋。

  1916年-1919年

  逛琉璃厂恶补中国文化

  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林语堂原名林和乐,父亲是一名牧师,林语堂小学和中学上的都是教会学校。1912年,年仅17岁的林语堂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系。1916年,二十一岁的林语堂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不久,他就担任清华大学中等科英文教员,直至1919年。这是他第一次到北京。

  在他的自传中,他这样描述初到北京的情形:“因为我上教会学校,把国文忽略了。结果是中文弄得仅仅半通……我当时就那样投身到中国的文化中心北平,你想象我的窘态吧。”由于自幼接受教会教育,当时的林语堂虽已大学毕业,但是对于中文和中国文化只能说是半通,甚至连“孟姜女哭长城”这样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也不知。于是,他开始恶补中国文化知识。

  为了学好北京话,他读《红楼梦》,从袭人、晴雯等人的语言中领略北京话之美,体会白话文的魅力。他逛琉璃厂的旧书铺,与书商闲谈,在与他们的攀谈中,林语堂愈加发现自己在国学知识上的欠缺。林语堂通过书商之间的闲聊,开始阅读《人间词话》、《四库集录》等书。长期浸淫其间,林语堂的中国文化修养逐渐充盈,甚至也可以跟人谈论古本典籍了。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林语堂致力于语言学的研究。因为良好的西学基础,再加上对于中文的熟悉,林语堂对于当时的中国文化有了自己的看法。林语堂发现《康熙字典》“检法迂缓,隶部纷如,不适今用”,创造“首笔”汉字检字法,对《康熙字典》的“部首”检字法“首发第一炮攻击”。1917年,他撰写首篇中文著作《汉字索引制说明》,并向北大校长蔡元培索序。蔡元培一直倡导和推动文字改革,欣然为《序》,高度评价汉字索引制:“其明白简易,遂与西字之用字母相等;而检阅之速,亦与西文相等。”《序》和《说明》一起发表在1918年第四卷第2号《新青年》上。《汉字索引制说明》是林语堂用中文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在蔡元培热情鼓励下,林语堂又写了《分类成语辞书编纂》在《清华季刊》发表。1919年,林语堂成为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筹备会共计三十八人,会员中有赵元任、蔡元培、沈兼士、许地山等诸多名家,当时,他们一起竭力倡导汉字拼音化。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