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王亚蓉:重现千年锦绣(图)
//www.workercn.cn2017-04-18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3.第一次参与战国楚墓丝织品发掘抢救

  王亚蓉第一次参与大型墓葬的发掘,是1982年初,湖北省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那会儿,她还不是先生,是沈先生的入室弟子。

  这座墓葬是当地砖瓦厂取生产用土时偶然发现的。打开椁板,完整的绢制棺罩露了出来。

  当年,战国时代的丝织品,只有湖北、湖南有些零星的绢织物、锦织物残片、针织物和编织物出土。人们对战国丝织品的认识是:小花回形的几何文锦。

  如果可以完整起取棺罩,将是一个重大收获。主持考古的张绪球、彭浩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夏鼐支持。

  于是腊月二十七,王㐨和王亚蓉被派去湖北江陵。

  为了怕丝织品在阳光下受损,也怕围观的人太多影响工作,文物起取是在一个寒冷漆黑的冬夜,由一个连的解放军战士来围圈警戒防护。

  王㐨负责下墓指挥,王亚蓉蹲在墓口逐一拍照记录。

  棺材上的椁板取下来了,棺上摆放的竹枝,瞬间由翠绿色变得枯黄。这是考古人的眼福,更是考古人的遗憾。

  棺盖慢慢掀开,王亚蓉形容:“眼前一亮,无限美丽!”

  “快盖上!”王㐨命令着,因为兴奋声音走了样。仅一眼,他已经断定:“完好的满棺锦绣,现场不能开棺!”

  运回去?湖北省考古工作人员犯了难。前段时间有个类似的墓葬,棺木运回博物馆的途中,棺内的丝织品在棺液里被晃散了。

  王㐨是中国考古界纺织品文物保护专家,他四面敲了敲棺木,凭经验判断丝织品饱含水分,但棺内没有积液。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那会儿王亚蓉还是“新人”,没有发言权。

  荆州市文化局负责人问王亚蓉:“王先生的话,可信度能有多大?”

  王亚蓉丝毫没犹豫:“请相信他!”

  最后,现场决定按王㐨说的办。湖北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张剑辉跳上车,高声喊:“王㐨,文物要是出了问题,我上北京告你去!”

  在吼声中,棺材缓缓起吊,被运回。

  大厅里,棺盖徐徐除去,文物毫发无损。“王工!我服!”张剑辉发自内心地说。

  清理这座墓的纺织品,需要若干张面积为3米、宽2.5米的工作台。

  情急之下,水泥地面铺上了板子、衬布成了工作台。王亚蓉拿个小垫子,跪着干。干着干着,垫子就留在了原地,人就跪到了冷冰冰的地上。

  一切都是在跟时间赛跑。“觉得多长几只手都不够。几十天,跪累了就爬,然后再跪,膝盖起了茧。”王亚蓉说,“因为和青铜器、瓷器等不同,这类文物属于有机蛋白类,非常容易遭到腐蚀。墓中出土的丝绸,大多穿在墓主人身上,伴随着尸体的水化而被腐蚀,极难保存。按理说,墓葬千千万万,入土时都有丝织品衣物,但是受地理环境、微生物和尸身水化分解等影响,多数墓葬的丝织品往往一出土便会发生褪色甚至粉化。所以才有千墓难出一件丝的说法。”

  冬虫夏草,千年轮换,竹枝的一瞥永远地留在了王亚蓉心里。

  “早期,有些文物报告不重视丝织品文物,可能就写出土了红色的、黑色的丝织品。这就等于没说。更何况,有些丝织品就是泥浆状的,没有临时处置经验的……”还有后半句话,快人快语的王亚蓉没有说。

  停顿了一两秒,她说:“绫罗绸缎,实际上都是不同的织造方式。丝织品出土的时候必须清楚,因为太娇贵了,很可能以后就没有了。”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