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关聊天的书,题目五花八门,山南海北,既可伴茶,亦可下酒。
这本书就是专栏作家小宝的《有聊胜无聊》,它为读者提供了足够多的"聊资"。聊天听起来很浅薄,很难让人想象出会有多少含金量。但其实,聊天的学问很大,值得聊聊。
近日,书评人小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与浙江大学人类学教授、心理学家陈立一道,做客思南读书会,从聊天之趣说起,分享生活美学。
聊天是生活艺术的体现
小宝首先提出一个说法: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内容。他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和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进一步做了解释。“罗振宇很多讲话很精彩,但是他总的路线是一种上课的路线。”小宝说,他觉得聊天的形式会比上课的形式更真实,而且更能体现一种生活的艺术或者生活的美学。在聊天的过程中,在一个非常平稳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没有人是老师。谈话的双方或者多方也不需要装成老师,把自己未必拿得准的知识灌输给别人。
《人类简史》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可以在进化战争中战胜更为高大、甚至更加聪明的尼安德特人。小宝称,尼安德特人从身体条件来看比智人强壮很多,最后输了跟语言有关,而语言的所有功能里面最重要的是聊天,八卦是聊天的一部分,但是聊天不仅仅是八卦。
在他看来,各种各样的创作最早是以闲谈形式出现的,人类最好的创造其实大量的都是在聊天过程当中产生,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就是跟学生、家人、同事聊,聊到最后成为论文、成为科学成果。“聊天从最高级的意义上来讲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部分,从低层次来讲也是老百姓能够过上一种有美学品质生活的必要形式,无论你的教育程度怎么样、你聊天的内容是什么,聊天都可以满足你对世界完整的看法。”
聊天在英文里面是smalltalk,毛尖说“smalltalk”这种说法非常振奋。她给学生上英国文学课,她说聊天在英国文学界的一半队伍中都有明显体现,包括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她评价小宝:“他小说写得好,虚构得也很好,是男版奥斯汀。”
生活中如何做到会聊天?陈立说,“在听完了别人的话以后再发言,你就会聊天了。”聊天中最怕一方有一整套的说辞、预设,迫不及待想说出来,而学会聊天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好好听对方把话讲完,而不让人感觉被冒犯的底线就是不质疑别人的任何动机。只要不质疑对方的动机,基本上对方是被尊重的,在这个基础上开玩笑也不会伤感情,好的聊天也要把握这一点。
聊天中的真实与虚构
陈立认为《人类简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虚构,虚构着讲故事:“虚构可以给大家描绘一种美的前景,也就是说,美学的投射。这样的情况下,虚构就有一种号召力,使大家产生一种向往。”虚构是一种人基于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当通过聊天的形式来进行某种虚构,那么虚构的背后有把虚拟世界当成真实世界的意志力。
有别于写文章来“虚构”,陈立认为我们在谈话、聊天、讲故事的时候,不能像写文章一样精心安排。在谈话、聊天的虚构或者描述前景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欺骗自己,“不欺骗自己意味着你要真诚,你不能说对不起,我前面说错了,现在重来一遍。这样会影响你描述故事的力量,也会降低你对整个故事构思的美学基础。”所以在陈立看来,聊天是一件比码字、写作更困难的事情。
基于陈立心理学家的背景,毛尖抛出一个问题:心理疾病患者对心理学家讲述的事情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对此,陈立称,即使患者讲的事情可能是他的幻觉,摆在现实的坐标中可能是虚拟的,但这种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因为如果摆在患者自己内心世界的底板上,他所说的内容就是真实的。“真实有很多内容,比如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数据,但是我们却忽略了真实的审美或者真实的追求。”我们很多时候把真实性当作是唯一指标,但真实性的背后不一定是现实存在。聊天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们可以追求的虚构。
就像看《有聊胜无聊》这本书,跟自己与作者聊天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哪怕二者主题相同。陈立说,聊天可以读到很多在书本中读不到的东西,而且双方的对话是
带情感、温度的,而看书只是一些字和另一些字所反映出的情节、道理。“跟宝爷在一起对话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聊天是愉快的,而且这种聊天能让我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魅力,尤其是很多谈话中的机锋、潜台词、双关语,这些都很难在书本上面通过文字表达、流露出来,所以我觉得与其读宝爷的书,不如跟宝爷进行一次聊天。”
聊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跟我们认知中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出入,陈立说三观应该是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并且他认为审美观在三观中具有主导性。他说:“所谓的三观可以这样理解,审美观是好坏的标准,道德观是善恶的标准,价值观是得失的标准。”而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可以补救的,而审美观如果缺失则没有补救,所以审美观在三观当中占有主导性。并且,审美对个体来说就是感官体验,比如我看了一部好的电影、一部美妙的话剧,听到一首音乐、歌曲,尝到一份美食,都是视觉、听觉、味觉上的体验。再有,聊天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也是审美的表现,它带给人的审美享受不是感官体验能够做到的。因为是跟个人的经历、阅历有关,是一种整合,所以陈立表示:“个体感官的美学审视替代不了一个人对聊天过程涉及的很多抽象的、具体的、情感的总体想法”。
小宝认为真的三观是真、善、美,“如果讲得更准确一点,真是对人生的科学态度,善是对人生的伦理态度,而美就是对人生的艺术态度”。大多数的人生选择要么以科学观为指导,要么突出伦理观,觉得人生应该把善恶分清楚,把正义和非正义分清楚;而艺术观仅仅变成所谓的艺术活动,变成一般的审美观,比如看看电影、参观画展、听听歌剧。
小宝说自己是用艺术的态度过自己的生活。“我们要建立一种生活的美学,听音乐、看电影、看小说……应该把生活的所有内容变成我们的审美对象,在生活里面追求美学品质。”吃顿饭吃好了就有美食,喝顿酒喝好了就有美酒,美文聊得好也是美谈……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审美追求,生活质量就会提高。
在小宝看来,相比大量知识付费的内容教给人们正确的科学知识,学会以一种审美的方法来过好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知识付费平台对人生的设定是一种科学求先或者伦理求先的东西,里面介绍的大量知识跟平常人的生活关系不大。”科学家的工作伦理肯定要把求真放在第一位,为政者的伦理观应该处于压倒性的位置。而平常人有了自己的审美对象,无论是美食、旅游,还是阅读,或者研究,都会把个体的生活过得很充实。
陈立也持相同观点,他说人类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寻找亮点、审美点的过程当中,得到了然后审美疲劳了,审美疲劳了又继续寻找、继续疲劳,这样的过程促使我们不断地朝前走。而审美不单是指山水、人文,也指我们的某种理想追求。这种理想追求对每个个体来说未必一样,不应该以我的审美去要求你,也不应该用别人的审美来要求自己,常规的美与不美之间的协调和不协调构成了一幅全新的美的图画。
世界的真相在大学问家脑袋里都支离破碎一知半解,根本就不需要拿它来为难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过,每一个谬误、每一处闲聊,加在一起,可以成为老百姓对世界无所遗漏的圆满说明,大家可以就此把心放下。
民聊生,民不聊死。有聊大胜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