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祥(1852—1908),字和庵,天津人。张氏幼喜丹青,居址距沽上肖像画名手孟毓梓(号绣村)的画店颇近,因此常在画店窗外偷看店内人作画。后经友人绍介,张氏终拜在孟先生门下习画。孟氏之肖像画堪称一绝,且善“揭白”,并能根据亡人子女口述亡人之形象,画出逼真的肖像画。孟氏亦善花卉,时有“笔墨苍秀,悉依古法”之誉。孟氏桃李门墙蔚然称盛,除张兆祥外,马家桐、王铸九、徐子明诸氏亦艺业颇精。孟氏十分注重写生,尝指导张兆祥作画曰:“对花写照,务求逼真,但往往失之板滞,当循其性而增其长,出其奇而制其胜……”
张兆祥喜绘花卉,用功颇勤。张氏少时为了画好雨中之荷,曾擎伞伫立雨中观荷竟日,细审花叶经雨后之形态。家人呼其回家用饭,他竟不肯。张氏亦喜养花,家中置一花圃,植有各色花木,张氏常流连其中,细心观察,故其笔下花卉十分逼真传神。天津某位盐商家中办丧事,请张氏绘水墨花卉。张氏至花圃中亲选花木,嘱匠人钉出一木框,他需要画花的哪个部分,便将木框置于那部分之前,“取景”作画。张氏连绘十六幅,通过墨色的变化,竟绘出近乎设色的效果,观者赞不绝口。
张氏画风除继承陆叔平、恽寿平、邹小山诸家之长外,还吸收了郎世宁的技法,终成自家风貌。《津门杂记》称:“张和庵兆祥,画花卉、翎毛,着色清妍,备极工致,兼通西洋照像法。”当年,很多日本侨民见到张氏画作,十分欣赏,经常登门求画,由此,张氏之画名远播东瀛。清光绪年间,张氏曾为文美斋绘制《百花笺谱》,计两函,约二百纸,配以名写家查铁卿之题词,可谓珠联璧合,一时间风行全国。此外,他还用双钩法为文美斋绘信笺数十幅,被时人当作画谱临摹。
张氏作画题字很少,往往绘制一套十几幅的作品,也只是在最末一幅题款,竟被他人讥为“不能写字”。实则,张氏工书,尤精隶、草,对《华山庙碑》《曹全碑》《十七帖》都下过很大功夫,造诣颇深。那么为何很少在画作上题字呢?张氏尝言:“右军书多无款,孰弗识为右军书者?花卉最繁华,宜以冷静出之,何需款印炫富也?”此语亦道出张氏之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