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电影剧作家、评论家、书法家、诗人,电影《红楼梦》的编剧谢逢松日前在京病逝,享年85岁。
谢逢松笔名红风、惠阳子等,1932年出生于广东龙川,放牛娃出身,自幼刻苦好学。南方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工作,先后任职于中国电影公司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表达,很快在文艺评论上崭露头角。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写了大量的评论和杂文,其中“与青年谈修养”系列《立志与创业》、《种树与乘凉》、《平时要多想》、《偏向虎山行》等14篇,发表于《中国青年》等杂志,以问答的形式,解疑释惑,激励和影响了当时一大批青年学子。
改革开放之后,谢逢松的电影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进入了电影剧本的高产期,1982年到1993年间,他创作和改编的电影剧本将近20部。其中,用了整整5年时间与谢铁骊导演共同改编的《红楼梦》(6部8集),是第一次以故事片的形式完整反映这部经典名著的电影作品,完成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夙愿。影片的投拍也吸引了如刘晓庆、陶慧敏、赵丽蓉、林默予等众多当年最优秀影视戏剧演员加盟,保证了影片的艺术水准。北京三部曲,《电梯上》、《红墙外》、《高楼边》是谢逢松在北京生活40年,对这座城市的感悟体会,通过小人物的小生活来反映大时代的大主题,细腻描摹了新北京人融入这座大都城过程中的奋斗经历与情感纠葛。
谢逢松多才多艺,人称“一人三家”,除了电影剧作家和评论家之外,他还是诗人、书法家。他出版的诗集有《逢松诗选》、《新山水诗稿》、《龙川百咏》等。书法方面,他尊崇怀素、米芾和毛泽东的书法风格,笔力狂劲、自成一家,在多个书法大赛中获得金奖。
2003年,第二次脑溢血及其后遗症,使谢逢松热爱的电影、文学、书法事业戛然而止,由此开启了与病魔鏖战的十五个春秋。
2018年2月12日,谢逢松病逝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这一天恰是255年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去世的日子。经采访谢逢松的家人得知,遵照他的遗嘱,后事一切从简,没有举办告别仪式。家属拟于今年清明期间在北京星空影城举办电影回顾展,放映谢逢松编剧的部分影片,邀请他生前的同事及亲朋好友前往观看,以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