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杨苡先生的客厅(图)

余斌
2018-02-26 13:49:11

1956年赵瑞蕻杨苡携三个孩子摄于上海,《呼啸山庄》译于此时。

  杨苡译著书影

  就读西南联大的杨苡在昆明西南联大后门莲花池留影。

  巴金和杨苡在上海武康路巴金家合影。

  巴金是她的人生导师,从17岁写信诉说人生苦闷开始,她与他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了大半个世纪。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不仅是她的兄长,也是她最崇拜的人。而她自己译著了《呼啸山庄》《永远不会落的太阳》《俄罗斯性格》等多部长篇小说,其中《呼啸山庄》这个译名还是由她首创的。她就是著名翻译家杨苡。

  2018年,杨苡先生正式迈入了百岁老人(虚岁)的行列,但通过南京大学余斌教授的这篇文章,你分明感到,她仍在饶有兴致地参与“现在”,什么事到她嘴里,都是“好玩哎”。

  客厅里的照片无论如何变换,巴金和杨宪益的像总是出现在最突出的位置上

  北京西路二号新村,是南京大学的一处宿舍区。有大大小小几十栋楼。其“滥觞”是几栋上世纪60年代建的三层楼房,“二号新村”之“新”就是由此而来。后来范围扩大,陆续有新楼盖起,特别是一批上世纪80年代六层的住宅,定下了现今二号新村的格局,几栋三层楼房已偏于一隅,蜷缩在院子深处。

  杨苡先生就住在其中号为“甲楼”的那栋的一楼。按后来单位分房时的说法,应归为两室半的中套,70来平方。1965年入住至今,再没挪过地方。到现在杨先生说起当年选房时自己的眼光,还有几分得意。说这房子质量好,地基打得深,冬暖夏凉。一个多世纪以前在天津,杨家风光显赫,即使身为中国银行行长的父亲去世以后,杨家住的也是租界里的深宅大院、花园洋房。甲楼一小小单元房,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杨先生聊起往事,可以将天津旧居的种种细节一一道来,语气里却无半点不胜今昔的味道。

  她好像从未将她不大的单元房看作“陋室”或“蜗居”之类,虽然上世纪90年代以降,高校教师的居住条件也大大改善,相形之下,她的住所已显得狭小而老旧。旧虽旧,杨先生的家绝对不会像通常老人的住处那样,给人缺少生气的感觉。小院里总是花木扶疏,房间里则家俱、小玩意不断重新摆放。重新组合、分类最频繁的是书,不定何时有了新主意,杨先生就会指挥保姆小陈搬进搬出、搬上搬下排列一番。这是外人不易觉察的,杨先生自会兴致勃勃地提起,且告诉你如此归类的理由。就像把一些老歌请人录在一起听,又或聚起了满橱各种材质的玩偶、娃娃一样,到老太太嘴里,都是“好玩哎”,她经常给一个解释是:“这是我的一种玩法。”

  我所谓“杨先生的客厅”,是通向小院的一间,也就十三四平米,几只书橱加上写字台、沙发,剩不下多少转圜之地。墙上的字画而外,吸引注意力的是四处摆放的照片,先人的、家人的、朋友的、师长的;过去的、现在的。有的是“长设”的,有的则“应时”变换。不论如何摆放,巴金和杨宪益的像总是出现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巴金是她的人生导师,从17岁写信诉说人生苦闷开始,她与“李先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了大半个世纪;杨宪益则不仅是兄长,也是她最崇拜的人——说起杨宪益,她总是很确定地用上“崇拜”一词:“我就是崇拜我哥!”

  那些老照片里的人有好多都已不在世了,却不是供着,杨先生与之朝夕晤对,就仿佛故人还在周围。在杨先生家做客,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就是看老照片,几乎照片上的每个人,都会引出一个周周折折的故事。有时谈着往事,杨先生会忽地起身到照片前面去指认,这就是他(她)哎。老人都喜欢谈往事,唯杨先生说起来没多少伤感,倒是“好玩”得紧,仿佛那些人与事不是过去时,是现在时的。有她在内的照片,穿越了好几个时代,从孩提时代,到中学毕业照,到身为主妇,到儿孙绕膝的老年,当然有“岁月”流过,奇异的是不“沧桑”,就像房间里老旧的家俱、不加粉饰的墙面和裸露的水泥地,不会让你觉得寒伧一样。

  其实衬着商品房的兴盛,层出不穷的新兴小区,二号新村里后起的典型的上世纪80年代多层住宅也像是上了年纪的光景,“新村”之“新”已然无从说起。其居民多为老年的教职工,年轻的大都搬到学校新建的宿舍区,七老八十者株守此地,图的是位置在市中心而闹中取静,交通、就医方便。院里比别处更有一种静谧,有几个时段,最常见的景观就是老年人相携在缓缓散步,其中不乏拄着拐的。据说90岁以上的,能数出六七位,这里面年龄最大的,我想就是杨先生了吧。

1 2 3 共3页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2017让我们一起回味朋友圈里那些感动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张虹:换了身份 初心未改

      为了参加25日上午的国际奥委会全会,张虹起了个大早。8个小时后坐在主新闻中心的演播室里,这位刚刚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速度滑冰奥运冠军说,自己还处在兴奋与紧张的状态。

  • 刘立雯:全力守住一传生命线(图)

      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天津女排与辽宁队半决赛次回合一战,天津队小自由人孟子旋被对手重点研究,其一传受到辽宁众球员强有力发球的冲击,原本在球队中只负责防守的另一名自由人刘立雯第二局比赛挺身而出,承担了球队部分的一传压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她的工作室是少数民族学生异乡的“家”(图)

      2017年12月18日,“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少数民族学生之家”暨“福州大学少数民族文献馆”揭牌仪式在福州大学(以下简称“福大”)图书馆举行。

  • 这个姑娘为啥把红薯当宝贝?(图)

      石秋香是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水东村小洞屯的一名85后姑娘。2013年她从深圳返乡创业,通过电商销售野生灵芝等当地特产,之后还成立品牌“秋野家山珍”。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