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任鹤林:“这一辈子,就活给了木版年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佳宁
2018-03-19 07:37:02

一把刻刀、一块木板、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幅画卷说尽沧桑——

【传承之美】

“这一辈子,就活给了木版年画”

图①为任鹤林正在雕刻年画印版。

图②为任鹤林正在雕刻年画印版。

图③为2017年,任鹤林带开封木版年画走进南美。

任鹤林为来博物馆的参观者讲解年画的历史。

  在河南开封鼓楼区中心区域南书店街深处,坐落着一处仿古二层建筑。一抬头,刻有“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几个大字的匾额映入眼帘。历史的魅力如馥郁的酒香,从薄雾中飘散而来。

  这座博物馆的创办人是69岁的任鹤林,也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年画传承人。40年来,他苦心求索传统木版年画历史,传承、复兴、创新传统年画制作工艺。用他的话来说,“这一辈子,就活给了木版年画。”

  40载“门上春秋”

  踩着昏暗的阶梯,踏上二楼,光从门缝里漏出来。在200多平方米的木版年画博物馆内,摆满了任鹤林从世界各处搜集的史料及年画,展板、老照片等展示了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及制作工艺。在雕版工作室的桌子上,放满了已完工的版,整个屋子单调却饱满。

  1970年,任鹤林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78年从兰考调到开封参加开封朱仙镇年画出版社的筹备工作。从此,他便与木版年画结下不解之缘。

  “偌大的河南,竟找不到一张原汁原味的木版年画,没有了历史,何谈传承?”刚刚从事木版年画的收集工作,任鹤林便陷入了老版年画和雕版踪迹难寻的困境。

  任鹤林说,开封木版年画虽然历史悠久,但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四川绵竹年画等相比,却命运多舛,尤其是历经战争和“文革”后破坏严重。为了恢复传统、梳理发展脉络,任鹤林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找寻老版木版年画的征途。

  1985年,听说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有一批开封木版年画,任鹤林随即前往探寻,却前后两次遭到拒绝。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鲁迅先生收藏的年画是兰考老乡、著名的版画艺术家刘岘所赠。于是,任鹤林拿着刘岘的亲笔介绍信,终于近距离观看到这批他眼里的“珍宝”。

  “当看到工作人员戴着白色手套,推着放有古老年画的车向我走近时,我有点儿不敢看,有种见到宝贝的敬畏之心。”任鹤林回忆说,这26幅珍品对中国木版年画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其中,《刘海戏蟾》被公认为朱仙镇木版年画乃至中国木版年画的巅峰之作。

  正是这份热爱甚至痴迷,任鹤林后来专门组织了一批技法娴熟的手艺人,将这26幅年画重新整理、复刻,供以套印、传播。

  40年时间,任鹤林走遍全国各地,遍访名家,累计投入60多万元,终于搜寻到300多件珍贵年画史料(复印件)及1000余件年画作品,并对刘岘、鲁迅、刘铁华、王子珍等人为延续开封木版年画作的贡献进行挖掘梳理。

  2007年,任鹤林出资创办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这也成为国内外年画收藏研究者必去之所。

  寸步不让的“手上工匠”

  一把刻刀、一块木板、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幅画卷说尽沧桑……这就是任鹤林40载的执著坚守。

  有人说,木版年画是任鹤林少有的锋芒,这种锋芒背后,是他对木版年画单纯而炽热的守护。

  经过多年来对传统年画细致深入的研究,任鹤林提出,开封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唐代业已成熟的雕版技术和宋代纸张术的广泛应用,是开封出现最早的版印门神画的关键所在。《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关于木版年画的记载和描绘,可为佐证。”

  人们普遍认为,木版年画发源于朱仙镇,任鹤林却指出这“是违背历史的”。不过,他强调,“我对起源的较真并无恶意,但一个涉及中国文化起源的历史问题,其定名、定位的准确性非同小可。”

  除了学术上“较真”,对于开封传统木版年画技艺的坚守,任鹤林也寸步不让。用他的话说,在木版年画上能找到中国的“工匠精神。”

  “当看到有些所谓的艺术家,不负责任地把年画随意炮制时,我的心在流血。”任鹤林说。退休前,他组织开封年画老艺人一起,将搜集来的300多幅年画按1∶1比例复刻,要求从画面到文字一律服从原版,力求恢复原画原貌,精益求精。

  在复刻的年画上,任鹤林特别强调艺术的原真性、造型色彩的精准性。他坚持遵循雕版套印工艺,每一条线都是一点点还原绘制而成,一刀一划皆见古画神韵。

  “那段时间每天凌晨1点前没睡过觉,身体健康也大受影响,但我不后悔。”重新刻版历时6年,任鹤林硬是用年迈的双手握着刻刀,一丝不苟地与质量较劲,完美再现开封木版年画的历史风貌和艺术魅力。

  如今,年近古稀的任鹤林,在工作台前一坐仍是几个小时。成年累月,手上的茧子积了一层又一层。“人这一辈子只有专心干一件事,才能把这件事干精干好。所以,我到死也得为木版年画奔走呼号!”任鹤林说。

  寻找木版年画“接班人”

  在木版年画博物馆中,放着扑克牌、贴纸、丝巾、T恤等新潮的物件,似乎和有着历史气息的年画格格不入。

  而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印有木版年画图案。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时的宣传纪念品,这些都由任鹤林自费制作。他希望通过这些现代产品,让木版年画和年轻人之间建立“链接”。

  这也是任鹤林和他的博物馆想尽办法宣传开封木版年画的举措之一。

  “工艺品商家们为了提高销量,多用印刷品来替代手工年画。”任鹤林的儿子李力说,“若干年后,如果没有人继承雕版师的工作,雕不出好的作品,印不出创新的样式,恐怕连商家也得另谋他路了。”

  事实上,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并不容易。任鹤林最担心的就是传统木版年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尤其是今后的年轻人不再喜欢木版年画。

  “年画技艺在传承方面已是青黄不接,如果再不大力培养传承人,开封木版年画技艺将面临中断的危险。”为了让木版年画长久传承下去,任鹤林不断外出参展、演讲,与多所高校建立联系,将自己的博物馆作为高校艺术实践基地,义务为学生授课解惑。

  然而,木版年画的绘制、雕版、印刷程序繁杂,让年轻人接受起来需要时间和过程。对此,任鹤林也有清醒认识:“艺术要不断发展,就要不断创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因此,任鹤林不但注重在国内研究木版年画艺术,还赴德、英、意、法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年画专题展演,且著述甚丰。

  “我们现在急需一大批任鹤林这样的优秀人才,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的生命力,发挥出民族文化特有的品牌和资源优势,同时构建‘非遗项目+保护+技艺传承+传习普及+产业转化’的合理发展结构,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郑州大学文化产业中心主任汪振军教授说。

  让任鹤林感到欣慰的是,国家越来越重视木版年画的抢救性挖掘,这更坚定了他对木版年画的信心。

  他说,“等了40年,终于盼来木版年画的春天!”(本文图片均为李力提供)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牛文娴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2017让我们一起回味朋友圈里那些感动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退役后 科比甘当“奶爸”

    科比和妻子及两个女儿。湖人退役名宿的日子过得不亦乐乎,陪女儿看电影,教女儿打球,陪伴女儿成长,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

  • 林丹赢得第40回“林李大战”

    林丹与李宗伟之间的第40次“林李大战”成为一场激动人心的经典角逐,最终林丹以21:16, 21:17获胜,并闯入今年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半决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大快搜索:做大数据底层技术的领跑者

    提起搜索引擎,多数人首先会想到谷歌、百度,而对于“大快搜索”,在普通用户印象中会有些陌生。但在互联网企业圈里,它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供应商”,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 精酿创客:只为一杯好啤酒

    位于纺织谷的唯麦啤酒工厂,近期来了一群扛着摄像机的老外,他们来自华纳兄弟电视集团丹麦公司,拍摄纪实旅游系列片《啤酒改变世界》。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