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军医院士付小兵:硝烟散尽 再攻战创伤修复与再生质量研究

2018-05-29 13:32:32

【中国梦·实践者】

军医院士付小兵:胸怀家国情 捧得济世心

  央视网消息:成果惠及全国1300余家医院,培训医护人员5000余人,治疗患者14万余人,治疗费用平均下降40%……这是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和他的创新团队取得难愈性创面治疗研究成果的一组数据。

  36年来,付小兵从边陲前线到科学前沿,从普通军医到军队院士,一直坚守着一颗仁者之心,潜心研究战伤修复和组织再生医学。他倡导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临床,填补了我国在细胞再生医学方面的空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我国边境战火绵延。付小兵先后4次奔赴前线参加战场救治与战伤调查,积累了大量战创伤救治的经验。

  硝烟散尽,和平时期战伤救治的任务减少了,但付小兵着眼未来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把提高战创伤修复与再生质量作为研究工作的主攻方向。

  从战创伤研究到难愈性创面攻关,付小兵和他的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发生了新变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糖尿病和老年慢性病的多发,由多种原因引发的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

  在明确糖尿病足和老年疾病导致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是防控重点之后,找到导致创面难愈的“真凶”,是付小兵创新团队首先要做到的。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难愈的具体发生机制至今仍无定论。付小兵和他的创新团队调研了3000余例典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大样本的病例调研,获取了大量珍贵临床资料。团队成员走访了50多个城市的130余家医院,足迹遍及我国大江南北。

  有一次,课题组成员去浙江山区的一名患者家中走访,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在向导的带领下,他们走了3个多小时的泥泞山路,终于在天黑前赶到患者所在的村子。在一一走访了村子里十多名患者后,他们又冒着大雨下山,回到住处时已是第二天清晨。

付小兵在第三届国际创伤愈合大会上发言

  在经过对大样本病例的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后,付小兵和他的创新团队首次提出并揭示了导致创面难愈合的3个新的发生机制,为探索解决这一医疗课题明确了方向。

  他们在第三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解放军第306医院等多家军地单位研究人员协助下,从难愈性创面的3个发生机制入手,建立了针对发病机制的3种治疗方法。这些方法运用于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糖尿病足的总体截肢率从11.5%下降至7.2%,有效减少了残疾的发生。

  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付小兵和他的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采用“4G”通信技术,以支持高清视频连接的远程诊疗系统为载体,使大医院的创面修复专科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创面治疗点实现异地连接,让不同医疗机构用同一标准进行治疗,实现了创面修复中心与社区医疗的双向联动,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创面治疗水平。

  为了让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造福群众,付小兵和他的创新团队从开展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基础医学研究到临床救治,不断摸索、创新治疗模式,使成果快速惠及千家万户——倡导建立了50余个创面治疗中心对复杂创面进行专科治疗;探索并创建了创面治疗专科与社区医疗机构单病种双向联动与转诊的科学防治新模式;建立了与国际和国内基金合作开展难愈性创面早期防控教育的新策略……

  一位在日军侵华时受伤并导致创面70余年未愈合的老人,在付小兵院士为他治愈后,激动得泪流满面:“真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能够摆脱病痛困扰!”

来源:央视网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老将郑智将迎“百场里程碑”

      与缅甸队比赛的转天,国足在江宁基地与上港U21进行了一场内部教学赛,最终国足凭借陈彬彬的进球1:0小胜对手。比赛结束后,国足于当晚乘坐飞机飞往曼谷,昨天凌晨入住酒店。提前一周抵达赛地,也是为了充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此举也不难看出里皮对本场比赛的重视。

  • 李易峰、周冬雨《动物世界》暑期档与观众见面

      由韩延执导,李易峰、迈克尔·道格拉斯、周冬雨等主演的电影《动物世界》将于暑期档与观众见面,近日片方发布“人性”特辑,韩延详细解读了片名的由来。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巧妈妈”徐立巧和她的“姑嫂饼”

      1995年,徐立巧继承了祖上老字号,成为“泰丰斋”第五代传承人,开始专攻姑嫂饼。一路走来,她耳边总是充斥着旁人的“冷嘲热讽”,有人说她是傻瓜,有人说她“瞎搞事”,但她认定了“发扬光大姑嫂饼”这件事并坚定地走了下去。

  • 简义相:乡村创业一样有奔头

      他白手起家发展种植产业,度过绝境后,又闯出了在高海拔山区种植杭白菊的路子,这个大学生“职业农民”还成立了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种植菊花300多亩,产干菊花6000斤,产值达300万元,纯收入60万元;种植银耳2万袋,产鲜耳2万斤,产值20万元,纯收入10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近两年该村21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