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倪光南: 为国奋斗,永远在路上

2018-05-30 15:13:15

倪光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留影

  79岁的倪光南有很多身份。

  浙江镇海,这是他的籍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标志他的学术地位;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61届毕业生、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每个标签的背后都有着五味杂陈的记忆。

  而对于无数并不太了解信息技术的普通人而言,“一位有良心的科学家”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信息技术的圈外人而言,倪光南这个名字只是若即若离地在耳边响起。直到今年4月,在缺“芯”少“魂”的感慨中,一篇名为《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的热帖唤起了大众对倪光南的关注——

  5月21日,记者在网上搜索“倪光南”,“百度为你找到了3940000个结果”;一周之后的5月28日,网页显示结果约4290000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可以说,在过去的一个半月中,“倪光南”超越了“袁隆平”“施一公”“王泽山”,成为国内最具热度的科学家。《倪光南:中国为何做不出像样的操作系统?》《倪光南:华为靠自主创新,现在可能比联想要快十倍》《倪光南:北斗都能突破何况芯片?》,这样的文章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

  网络上有人评价“倪光南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俊杰”,有人说,“如果我们民族没有这种潜心做事的人,我们不会走到现在,也不会拥有未来”,有人说,“他是一个不管外部环境如何,追寻真理和坚持信念的知识分子。”还有人说,“并不同意倪院士的一些观点,但是尊重他的不懈努力。”……

  “火”了、“红”了,但倪光南并不在意。凭借联想式汉卡和联想微机早在1988和1992年就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年前就曾经是科技界明星的他,这样的关注并不陌生。他有自己更在乎的事情。

  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的前身),到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倪光南在学霸—科学家的道路上稳健地迈进。1961年夏,他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走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下文简称中科院计算所)。从那时开始,他的生命就和计算机、信息产业、科技强国联在一起。无论成功或失败,无论艰辛或欢悦,无论痛快或委屈,他义无反顾,无怨无悔,至今已然50年多年。他从来没有想到要成为一个公众明星。

  他是中国科学院最早“下海”的一批科学家,用研究成果和洞察力奠定了联想集团的基石,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但他却因为科学家的执着与纯粹品质,而无缘联想后来的“风云”。

  他是关心产业技术发展和宏观政策的学者。扶植高新技术企业、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广开源软件和开放标准……处处都见到他的身影。过去十年,是软件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他离开联想后,不再为一家企业利益奋斗,而为中国信息产业及国家自主创新奔走呼吁、摇旗呐喊的十年。

  “您过去给人的印象是低调的科学家,但在过去这一个月当中,您可能是中国各个领域科学家中被采访、被报道和被评论最多的人了”。听到记者的描述倪光南笑了,“身不由己,谁也估计不到这些事情。”

  79岁的倪光南从不躺在昔日的成就上睡大觉,从前一阶段大众关注的芯片问题到网络安全“自主可控”,他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科技的热点问题。5月21日,北京万寿宾馆,网络安全军民融合发展系列论坛,倪光南以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联盟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宣读《自主可控安全共测倡议书》,再次为他呼吁了多年的网络安全“自主可控”鼓与呼。在论坛上,他和年轻的同行讨论技术话题,和供应商代表沟通产品推广的难点,向记者讲解“自主可控”如何关键……

  对于自己突然“火”了起来,他一笑了之,但一说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个他一直关注的痛点,他就变得严肃起来,“习总书记在4月20日有个讲话,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技术安全,这个说得很清楚,技术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假如不能掌握的话,造成的问题是很严重的。”

  这个并不热衷寻求存在感的老人,是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他利用一切机会鼓与呼,“只要有受采访的机会,我还是尽可能把我们领会的习总书记网络安全观和网络强国战略,向大家宣传一下,很多人在传统产业工作久了,对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影响并不清楚。”

  说到“自主可控”,倪光南的思路非常清晰:“技术不可控你很难谈得上技术是安全的,当然技术可控不等于安全,自主可控是网络安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技术上自主可控可能还有安全问题,但是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

  在论坛现场,人们看待倪光南的眼神,远远超越了对一个普通的科学家的膜拜。他在任何角落驻足、和任何人进行交流沟通,身后都会有无数粉丝拿出手机拍摄留念。或许没有娱乐圈追星那样的热度,但都是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景仰。这是把专业的成就和无比的人格力量杂糅之后发酵出来的特殊魅力,你没办法准确描述,但他就有这样的气场。

  和同行讨论、记者面对面的时候,他是一个慈祥的长者。不管对话者的学识、地位、年龄和他相差多大,倪光南都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他耐心地听对方说完每一个字才发言,只有两次例外——

  记者提问,“现在区块链技术很火……”倪光南直接打断了,“我不发表意见,谁懂请谁,我是不懂,不敢说,一行是一行的事。”

  “你是和中国信息产业联系最密切的科学家……”倪光南再次打断了提问,“世界上谁敢说‘最密切’?只能说我们经历比较多、资格比较老,这个和中医不一样,中医越老越值钱,我们这个行业到了30岁以上招聘都没人要了,哈哈。”本报记者 孙 庆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家有儿女初长成》开播 王琳化身“皮系老妈”

      由《家有儿女》原班人马制作的电视剧《家有儿女初长成》演员阵容包括张一山、高亚麟、王琳、周小斌、宋宁、张晔子等,他们在全新的故事结构上,展开一段欢乐暖心的家庭故事。

  • 不止有头发!《我不是药神》展现“不一样的”徐峥

      《我不是药神》将于7月6日公映,影片聚焦因“药”而展开的小人物成长为平民英雄的故事。徐峥表示读剧本时即被角色魅力吸引,努力为观众呈现一个“大家都没见过的徐峥”。对于徐峥扮演的程勇这个角色,导演文牧野设定其为“烂人”,并透露徐峥在影片中有130余场高强度戏份。徐峥说:“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就是他内心的转变,一开始是想自救,想赚钱,在过程中见证到了生命的脆弱,主动站了出来。”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闯海人”刘文军:摆地摊、搞推销 8年找到发展定位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全国“十万人才闯海南”,汹涌的闯海热潮激荡着许多年轻人的心,也唤醒了刘文军的创业梦想。他成了第一代“闯海人”。“那年我才22岁,口袋里揣着175元钱和几件换洗衣服,从贵州深山奔向千里之外的海南岛。”刘文军说,彼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心在海南岛干出一番大事业。

  • 马天琛:你与梦想就差一堵墙

      从2012年开始组建到“新三板”挂牌,泰聚泰用了1142天。上市也是从创办公司之初就定下的目标。这个目标在某种程度上督促我和小伙伴们要让企业绝对正规化运作。6年来,每一笔支出、每一张报表我都会做到心中有数,不做“糊涂账”。同时,我们珍惜企业的声誉,重视版权,所以企业在创立一年的时间里就拿到了140多个商标和10多个软件的著作权。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