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除了诗词,我别无所长”(图)

贾平凡 王希 丁宁 康朴
2018-06-29 08:12:27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

“除了诗词,我别无所长”

图为南开大学迦陵学舍开放日媒体见面会现场。 康朴 摄

图为叶嘉莹在接受媒体采访。 丁宁 摄

  33℃。6月24日,上午9时,骄阳似火,微风不起。天津南开大学迦陵学舍里,竹影横斜,荷叶亭亭,雅致清凉,却难掩人们热切期盼的心情。

  一间不大的会客厅里,人墙如堵,长枪短炮,媒体们在抢占的阵地里,将设备准备就绪;会客厅外的小庭院里,人头攒动,细声低语,人们不时向圆形门口张望,将期待写在脸上。

  10时许,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助手的搀扶和众人的注目下,缓缓步入会客厅,优雅落座,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在几位年轻学子的诵读声中,“咏荷花诗·闻迦陵语”诗词朗诵会拉开帷幕。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如果不是满头银发和满脸皱纹提醒着岁月的刻痕,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倾听诗歌朗诵时,她轻摇折扇,兴味盎然;点评诗歌诵读时,她气定神闲,即兴吟诵。声音清亮,精神矍铄,谈兴仍健,在她的娓娓道来中,中国古典诗词音如钟磬,悦耳动听;过往人生世事空明如镜,并不如烟。

  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穿越世纪的诗歌爱恋、沟通中西的文化使者……她正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君子忧道不忧贫

  6月3日,南开大学师生的“朋友圈”被一则消息刷屏:叶嘉莹先生将全部个人财产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会”,用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叶嘉莹捐款一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但她本人却并未出现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

  带着疑惑,本报曾第一时间联系到叶嘉莹先生的助手张静副教授,希望就捐赠一事做一次采访,不料张静女士回应道:“叶先生对于媒体过度关注捐赠一事深感不安,她希望人们更多关注她心心念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

  我们有幸受邀参加6月24日南开大学迦陵学舍的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有媒体提问捐赠一事,叶嘉莹引用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作为回应。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对于现实利益很关心的人,也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忧虑烦恼。我人生第一本书读的是《论语》,我平生为人是受了《论语》很大影响。”她说。

  叶嘉莹在其自传《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中讲到,自幼,尽管接受了“新知识”,但却受到“旧道德”的熏陶。幼读《论语》,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令她备感震撼。虽尚处懵懂,但已开始思考什么是“道”,为什么“道”会有如此深沉的力量。当时,她也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她用一生去寻找,去践行。

  40年来,叶嘉莹先生安贫乐道、洒脱豁达的精神,南开大学师生有目共睹,也深受感染。这份言传身教也成为南开大学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迦陵学舍的一面墙上,挂着叶嘉莹写的一首词:“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藐姑初识真仙子。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可谓先生对自己波澜起伏一生的悠然回顾。

  “花落莲成”诗词情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现场,叶嘉莹吟唱了自己的作品《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老人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在场所有人意犹未尽。

  大概是长期沉浸于古典诗词,并有坚持吟诵的习惯,她的声音澄澈空灵,仿佛穿越千年时空,将诗词中蕴藏的无限风光,通过美妙音声铺陈开来。

  “我这一生别无所长,只是特别喜欢诗词而已。” 叶嘉莹笑言,自己是中国古典诗词不可救药的苦行僧、传道士。

  与诗词结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1924年农历六月初一,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那一年,吕碧城41岁,林徽因20岁,陆小曼21岁,萧红13岁,张爱玲3岁……那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女辈出的“黄金时代”——襁褓中的叶嘉莹根本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会以中国古典诗词“女先生”的身份跻身于这些传奇女子之列。

  3岁懵懂背诗,《论语》开智,四书启蒙。真正让叶嘉莹再难弃的,却是流光婉转的中国文学史里那一阕阕美妙缱绻的诗词。浩瀚斑斓的诗歌长卷中,灵之来兮如云,聊逍遥兮容与。

  一生读诗、释诗、写诗、教诗。命运的红线,将诗词轻系在她手腕,悄悄打了个死结。

  “诗词声调,平平仄仄,吟诵久了,自己就会作诗了”,15岁那年,叶嘉莹曾亲手移植一丛绿竹到自家院里,这本属平常事,但不寻常的是,她拿起毛笔,不小心露了点才情,成了一首《对窗前秋竹有感》:“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舞勺之年所作诗作,虽稍显稚嫩,但已大有“清新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格雏形。

  因生于荷月,叶嘉莹便得乳名“小荷”。自古以来,“荷”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而成为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宠儿。叶嘉莹不仅爱荷,更以荷的品格要求自己。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1940年,在战乱频仍、动荡不安的祖国大地上,16岁的叶嘉莹写下一首《咏莲》诗,开启了她作为“士”的一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年龄稍长,叶嘉莹对李商隐的诗所传达的人生况味有了更深的体悟。

1 2 共2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石熙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暴力鸟”找回自信,回应质疑

      4年的奋斗,让保利尼奥站在世界杯舞台,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无论是效力中超球队、加盟巴萨,还是入选国家队,我一直都被人质疑。但我始终坚持自我,从没有放弃。”

  • 刘奕君:想尝试不同的题材(图)

      从《琅琊榜》中的谢玉、《伪装者》中的王天风到《远大前程》中的张万霖,刘奕君这个名字似乎成了“反派代名词”,而正在热播的《扶摇》中,他演的齐震也是反派。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奕君坦言有时过于投入地饰演反派角色,会让自己身心俱疲,接下来也想尝试不同的题材。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福田汽车李健:新能源汽车需“瘦身”

      在2018北京国际新能源汽车展现场,氢燃料电池汽车无疑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产品之一。此次展会,福田汽车展出的氢燃料电池客车——福田欧辉BJ6852氢燃料电池城间客车让观众得以近距离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

  • 温商首富黄伟:新湖系实控人,最神秘的资本玩家

      新湖系实控人黄伟,至少控制着两家资产合计超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老资历新三板证券类公司,还握着一家资产超2200亿的城商行(温州银行)最大股权。但是却很难在公开场合看到这位大佬的身影。低调、神秘,似乎是世人对黄伟的认识,身为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他,为何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