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来浪里去,他20年跟着环流转
王凡获得过很多荣誉,在科研上有过许多突破性的成绩,但最让他骄傲和自豪的是他在西太平洋海域调查研究工作中数十年的坚守。
王凡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是我国优秀的中青年物理海洋学学术带头人,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
支撑起这些闪亮荣誉的,是一个个过硬的成果:他系统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环流主要分量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证实了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环流系统的存在;揭示了年际变异信号的热带—热带外经向次表层传递通道以及南北半球中层水的西边界半年交换机制……这些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独树一帜,丰富了大洋环流动力学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遇上恶劣天气,数据要用命来换
“这些成果都是在海上漂出来的。”入行至今,王凡已记不清出了多少次海,“风里来浪里去”是他工作的常态。
提及海洋科研,艰苦自不必说。作为一名海洋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出海——晕船只是入门级的困难。“我们的工作其实是‘靠天吃饭’,长期出海更是难以照顾家庭,有时候在海上遇到恶劣天气,更是拿命换数据。”王凡说。
然而,不管过程如何艰险,出海仍是海洋科研人工作的基础。中科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曾说过,对海洋相关领域学科带头人来说,出海是“不能缺的课”。
对王凡而言,出海是一件让他感到兴奋的事,这么多年他从未间断。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做海洋科研一定要和海洋“亲密接触”。
稳坐环流“冷板凳”,终建潜标观测网
时光回溯到二十多年前。1995年,王凡成为中科院海洋所的博士后,从那以后他的人生便与中科院海洋所“绑”在了一起,而与海洋的“绑定”远比这个要早。
王凡是山东青岛人,自小在海边长大。他说自己对海天然有情感,而后的求学经历每一步也都与海洋相关。他说:“十多年的系统学习与研究实践使我对海洋科研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我国长期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尽管已经获得了很多荣誉和成果,但最让王凡骄傲的还是他在热带西太平洋环流问题上持续的探索和研究。
这种坚持从他的导师胡敦欣院士开始,持续多年,期间并不被看好,但好在他们的坚持最终有了重大突破。2010年,王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航次的首席科学家,与胡敦欣院士一起带领团队经过严谨的论证和周密的组织,于2010年12月成功布放6100米深海潜标。之后数年,王凡主持建成了国际上首个具备实时数据传输功能的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这些从潜标处持续传输而来的数据为后续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正式下发《中国科学院关于批准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通知》,决定依托中科院海洋所再联合中科院12家研究所,共同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同时成立以王凡为组长的筹建工作组。这将是一个庞大而具有系统性的科研计划,目标就是瞄准前沿,构建由海洋科考船队、开放支撑平台、核心科研单元和交叉研究集群等组成的基本框架体系,这也将是王凡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