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陈新华:千年婺州窑的守护者

2018-08-02 11:28:25

陈新华,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婺州窑陶瓷艺术馆馆长。

婺窑灰釉贴辅首洗

  婺州窑最早烧制于商周时期,发展于六朝,鼎盛于唐宋,其工艺留存至今。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金华婺城汉灶村遗存的古窑遗址,是保存最完好的窑址群之一。

  婺州窑瓷器有着陶质的浑厚,瓷器的清新典雅,乳浊窑变的风韵,更有彩绘墨褐的特色,它让汉灶村增添了“汉”的韵味和“窑”的气息。说起婺州窑的振兴与传承,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陈新华。

  研究梳理

  最终恢复婺州窑技艺

  陈新华是土生土长的婺州人,从最初踏上陶瓷之路,到如今已有四十余载。1973年,高中毕业的他进入金华古方陶瓷厂工作。不久后去龙泉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先生学习,老师的悉心指导,让陈新华对于陶瓷烧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1974年,陈新华受工厂委派到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师从傅维安、应真华、沙志迪、陈长庚等教授学习陶瓷雕塑。1977年他又被推荐进入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系陶瓷专业学习,师从邓白、李松柴、陈淞贤、冯罗铮、高建新等教授研习陶瓷美术设计。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完美融合,让陈新华在1980年毕业回厂后出手不凡:他从设计部主任、副厂长一直干到了厂长,这期间由他设计的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华东地区和全国的展览并获奖。

  由陈新华带头的产品试制组一共才七八个人,他们开发设计出不少新产品,“从泥料釉料加工成型、修胚拉胚,到装饰、上釉、烧成等工序,我们都是自学完成的”。1988年后,他“下海”做雕塑、搞装潢、办陶厂,还在少年宫兼职做过陶艺老师……而恢复婺州窑的念头,在一个瞬间定格:2003年,婺州窑学术研讨会上展出的作品让陈新华眼睛一亮,“婺州窑釉色丰富、造型古朴,一定要把它恢复起来。” 他说,“当时的文字记载较少,金华文物专家贡昌先生的《婺州骨瓷》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跑窑子、收集资料,陈新华将婺州窑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釉色造型,风格特点一一梳理。他对收藏的古婺州窑瓷器进行造型、釉料配方和工艺等方面深入研究,终于恢复了成熟的婺州窑技艺。2004年,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挂牌成立后,陈新华专心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创新发展婺州窑陶瓷文化事业。同年10月他参加了景德镇举办的首届国际陶瓷博览会,带去参展的53件作品,是从不同朝代的主题方向、用料风格中精选出的,无不展现着婺州窑的精华与特色。

  造型古朴是婺州窑的原始属性,能给人一种朴素天然的感觉。它要求造型、釉色、装饰三点要素必须和谐统一。“最古老的青瓷就是草木灰当釉料的,而且代代相传。”他说,“灰釉虽不如白瓷青瓷那么光鲜,但色泽沉稳,只要掌握火候还能生出包浆,这是其他釉色所不能具备的。”根据残存的资料,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确立草木灰釉的基调后,陈新华运用跳刀、刻花、贴铺首、堆塑成形等技法,整理开发了上百款婺窑器形,件件特色鲜明。

婺窑灰釉刻宝相花天球瓶

  传承创新

  为婺州窑的振兴做典范

  陈新华的工作室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婺州窑瓷器。工作台上摆着的一件釉下褐彩作品,是他最近正在创作的新作。“我们一边画一边也在钻研出新鲜独特的方法,运用国画的表现方法,保留笔触或是稍加晕染,产生枯笔的肌理效果。”他说,“在传统工艺上传承发展,现在的技法越来越多了。”

  在陈新华眼里,振兴婺州窑是他一辈子的事业。婺州窑文化博大精深,他坦言“不可能全盘传承”,他只能用自己的手艺,勾起人们对婺州窑的关注,他说,“他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婺州窑发展服务。作为婺州窑唯一传承人,陈新华说:“它的四大特点是历史最悠久、纹饰最多样、釉色最丰富、堆塑工艺最具特色。”把婺州窑历代精品重现于世人面前,这是陈新华一直以来的愿望。去年5月28日,中国婺州窑博物馆在汉灶村开馆,成为集展示、生产、体验和保护为一体的婺州窑传承教学基地。在入口处,由徐朝兴题的“婺窑新生,后继有人”八个大字十分醒目。

  “振兴婺州窑要制定一个三五年的规划。”这是陈新华目前在着手做的,也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在他带领的近20位徒弟中,有来自龙泉、武义、景德镇、上海的,他们共同为婺州窑的传承发展努力着。陈新华常常对徒弟说要心驰高远、脚踏实地:“有理想信念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并将其拓展联想,用匠心、创新去设计制作,一步步踏实走下去,有了积累,机会也会来的。”

  陈新华还致力于让婺州窑走进校园,将婺州窑的历史知识、工艺特点写进学生的课外读本;他在职业高校建立婺州窑工艺班,专业培训手工艺。从2008年开始,金华市政府设立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奖励基金,一是项目补助资金,二是办展补贴和获奖奖金。“婺州窑的传承需要政府政策扶持,给予人才一定的奖励来调动工美人的积极性。目前,文化部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培育也非常重视,近期还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金华婺州窑培训班,培育更多新人才。”

  对于婺州窑的未来,陈新华很有信心,他的眼神中充满坚定,“我想通过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让婺州窑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记者 孙乐怡)

来源:杭州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7月电影 新导演崛起风头正劲

      凭借《我不是药神》以及《西虹市首富》的双核驱动,今年7月电影票房逼近70亿元大关,打破历史纪录的同时,较去年同期大涨近20亿。而《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的耀眼成绩,也让文牧野、闫非、彭大魔等年轻导演风头正劲,姜文、徐克等大导演貌似离殿堂很近,却离市场和观众渐行渐远。

  • 热刺让孙兴民“有条件”参加亚运会

      亚运会属于23岁以下的比赛,孙兴民没有义务参加,但是根据韩国的规定,如果韩国队在亚运会上卫冕成功,孙兴民就可以躲过长达两年的兵役。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林文镜,家乡人亲切唤他“大哥”

      7月,“榕树伙伴成长计划”正在福建报名,这一通过支持有志公益的年轻人以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的项目,由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也在7月,著名侨领、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仿佛一粒种子留下一片森林,林文镜慈善基金会、林文镜在福建投建的港口和企业都如常运行,这位传奇老人的爱乡爱国精神更被广泛传颂。

  • “巧妇9妹”:一位网红“80后”的乡村振兴梦

      从拍摄小视频“闹着玩”,到一不小心成为网红;从西瓜视频签约创作者,到今日头条三农合伙人。“巧妇9妹”这一年多的经历,用她自己的话说,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