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从没有想过这样来设计自己的人生:前几十年在物理研究的世界驰骋;近10多年在科普的路上狂奔;未来想成为像《枪炮、细菌和钢铁》作者戴蒙德一样的作家。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在上世纪80年代,弦理论兴起之初,他是国内最先投入这一领域的年轻人。近期,刚从央视《朗读者》的舞台上下来,他参加完南国书香节,手上正忙着给科学类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写“情报”,还在策划自己的新作。
成“朗读者”
天体、宇宙学、黑洞、引力、超对称规范场及其对偶理论,至今一讲起话来,就笑得前仰后合的李淼,将这些严肃话题糅合得一点也不违和。
“任何人都超越不了自己的时代”,尽管李淼仍走在时代前沿地,在中国做物理科普的红火程度“无人能出其右”,他仍大方承认自己难以消弭的“时代感”。
最近一次“时代感”的表现,是7月底李淼在央视《朗读者》中的表演。节目中,李淼朗读的是1978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一期的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期节目与发生在1978年,被称为“伟大转折,科学春天”的科学家大会相呼应。当时,节目需要老中青三代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科学家的配合来完成朗读。
“徐迟的这篇报告文学可以说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恰逢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的人,去阅读这段文字,李淼说,“读到的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赢家”归国
上世纪70年代,还在读中学的李淼迷上了文学,“青少年时代一直做的是文学梦”。后来没把梦继续做下去的原因,是时代的“召唤”。“那个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鼓励有志青年投身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建设。”
李淼走了一条理工科学生求学的“赢家”之路:1982年,他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硕士,随后漂洋过海到欧美学习,最后“落脚”在芝加哥大学。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了费米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助理。
正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在美国继续闯荡时,1999年,李淼却选择了回国。那时候,回国还不是留学生的流行选择,李淼“逆流”而行的理由也很简单:响应国家的召唤。
“上世纪90年代,应该说是中国科学研究的又一个转折点,教育部设立了‘长江学者’,中科院开启了‘百人计划’”,李淼看到了中国科学界的决心。
那时,我国弦理论正在兴起之初,研究这一领域的李淼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大学和学术机构都找到他。加上一些现实的考虑,李淼最终去了中国科学院。不过,最后真正决定回国的时刻,李淼并没有想太多,“现在看来是选对了,相对于留在国内发展,在美国我只能做普通教授”。
初尝科普
回国之后的李淼,踌躇满志,一心想在专业领域做出一番成就。在做科研的同时,他偶然发现科普写作。
2000年时,李淼给杂志写篇卷首语,直到现在,他还能清晰地想起这篇不到1000字的短文“写得非常痛苦”:“回国时间不长,用拼音输入法敲键盘不熟练”,整篇文章写了足足两小时。
不过,正是从这篇短文开始,李淼迈开了科普写作的步伐。
一开始,他主要是写BBS,把回国后在BBS上写的科普类文章集结成集出版。博客流行后,他开了“闲谈物理”的博客,在网上一下子就火了。
回国之初,学术上有所建树是李淼的首要目标,另外,“培养了一批物理学界的人才”,“比如中科院的研究员、清华的教授、中大的教授”。
近几年,李淼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科普上:“年轻人都出来了,物理研究他们多做一些,我去干点自己更加擅长的事。”
潜心写书
2013年后,李淼开始把研究“沉淀”到做科普。之前也写过一些书,基本都是物理科学的专栏合辑,“《超弦史话》是一本相对专业的书”,他真正意义上认真写的第一本科普读本是2015年出版的《三体中的物理学》。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仍比较专业难懂,不过李淼从此摸索到科普写作的一些门道。
找到窍门后,2016年,李淼又碰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小学堂找到他,请李淼在微信上给7~11岁的孩子开课,就讲量子力学。当时,李淼觉得挑战还挺大,但觉得值得去做,没想到还很成功。
当时,李淼在微信课堂上讲了量子物理的四节课,后来,就把这四节课整理成文字出版。对这四本书的反响,李淼早了然于心:“肯定会火。”“我的内容更有趣更通俗,在修改时,我还能被里面的内容打动。”
谈起这些作品,李淼言语轻快了许多。“第一本《给孩子讲量子力学》非常受欢迎。”李淼认为,“这说明,真的要把精力放在这里。”
(杜安娜 罗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