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6日电(记者白佳丽)米日姑丽·伊敏托合提有了新工作,贫困村贫困户的身份正悄然转变,这一切源于博士书记的锦“馕”妙计。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博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学校部副部长伊明江·买买提来到新疆和田县沙漠深处的阿特贝西村,担任这个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
很快,他用一个新身份让村民牢牢记住了自己——“博士馕”打馕车间创办人。
脱贫是阿特贝西村最重要的事。伊明江在对全村情况摸底梳理后,发现村上有17户非常贫困的家庭,因为不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及劳动技能,他们没有办法外出就业,仅靠农牧业生产很难摆脱贫困。
伊明江明白,这是村里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
“这17户怎么办?”伊明江带领村干部一番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打馕!”
“新疆馕市场容量大,并可以让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伊明江说。
四月下旬,阿特贝西村打馕车间开建,5月1日运行。截至目前,正式员工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19人,其中17人就是来自17户困难家庭的妇女。馕坑也从1个增加到7个,日产量3000个。
干部们则跑遍全乡推销,现在每天都有客户上门购买,每日产量当日销完。
“以前我们只会自己打馕自己吃,根本没想过打的馕还能进超市、上货架。”米日姑丽说。
员工们给自己打的馕起了名字——“博士馕”。
“博士书记带我们创办了车间,希望孩子们吃着‘博士馕’长大后,也像博士书记一样读到博士。”米日姑丽笑着说。
伊明江说,村里只要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能找到周边其他岗位的也已经就业了,最后剩下了那些最难脱贫的贫困户。打馕车间解决的只是全村就业量的3%,但这确保了“一个都不能落下”。
小车间小有成就,伊明江还是不能放松。“我们已经申请项目资金,明年建设标准化打馕厂房,馕坑数量将达到30个以上,就业人数将超过100个。同时,我们策划创办打馕培训中心,馕品种和馕坑研发中心,把我们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打馕村’。”伊明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