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西征,是中央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落脚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发动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战役。”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61岁的杨文元面对前来参观的游客侃侃而谈。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热情洋溢的研究员已经退休。虽然退居二线,但他有了更多时间。每年,杨文元在红军西征纪念馆和全国各地做五六十场专题讲座。每次,他都会以同样的一句话来结尾:“希望每个人,都成为长征精神的传播者。”
杨文元讲解西征历史。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胶/摄
有人见他退休了还忙着讲座,不解地问道,“你这样飞来跑去的,不累吗?”杨文元哈哈一笑,“这是我的信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会感到累!”
年轻人,要做中华民族的精华
对杨文元来说,红军长征尤其是西征的岁月不仅铭刻在历史画卷中,更陪伴了他的一生。早在1986年,杨文元与西征历史的缘分就开始了。32年来,从一头黑发到发鬓染霜,他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走出了自己的“长征路”。
1986年,宁夏同心县开始写“县志”和“中共组织史”,杨文元从热门的城建部门调到了“冷门”的史志部门。有人说他是“跑过瓜田吃葫芦”,对此,他坦荡地笑道,“当时没什么想法,就想着要把那段历史记录下来。”杨文元没想到,自此就走上了红色征程,爱上了那段红色的历史。
研究红军西征,最匮乏的是历史资料。杨文元先后访问了10多位老红军,令他毕生难忘的是开国中将唐天际。当时,还在病榻上的唐将军听到有人要记录西征历史,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拔掉氧气管主动接受采访。采访结束后,唐将军在他的本子上写上“民族精华”。
见此题字,杨文元诚惶诚恐:“我怎能担得起这四个字?”唐将军两眼盯着他,郑重地拍拍他的肩膀,“你们年轻人要努力工作,振兴中华,争取做中华民族的精华,你又是回族,更要做回族精华”。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唐将军的这番话,一直记在杨文元的心里。
当时,杨文元还没意识到,当他一次次主动对红军西征进行抢救性口述历史记录的时候,西征历史对于他不只是工作任务,而变成了一种信仰和使命——对于长征精神的信仰、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谈到“中国梦”,杨文元的眼神更加坚定。
多年来,杨文元在“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上从未有一时停歇。自从与西征历史结缘后,杨文元就仿佛陷入一种“热恋”的状态。“西征历史不是沉睡的档案,而是鲜活的生命”,每多了解一分,杨文元的热情就又增长许多。
2006年,在杨文元的积极奔走下,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园成功建成,并跻身全国百家红色经典。同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授予他“从事党史工作二十年,为党史事业做出贡献”的荣誉。
采访团成员走进红军西征纪念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胶/摄
站在斯诺的文献资料和图片前,杨文元神色微动,郑重地说道,“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同心西征前线访问的资料,填充了《红星照耀中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对西征历史的宝贵记录”。
为了寻找斯诺对红军西征的第一手记录,杨文元只身来到斯诺的家乡,调阅了其在宁夏豫旺采访时从未公开的图片和手稿。看着堪萨斯城斯诺塑像,杨文元仿佛穿越了75年的岁月,“75年前,您访问了我的家乡;75年后,我来到您的故乡。虽然是个迟到的回访,但,我来了!”
如今,虽已退休,但杨文元还坚持做中共宁夏党校、中国武警部队指挥学院、宁夏六盘山干部学院、宁夏高校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院校的客座教授,为新一代的干部、军人、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讲座,讲解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
有人称赞杨文元的长征路走了很久,对此他摆手笑道,“不,一切才刚刚开始!”对于未来的长征路,杨文元有着更高的期待。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从红军长征到新时代的长征,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仍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杨文元充满自信,声音也不由高了起来。
2018年,正值宁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从黄沙漫地到塞上江南,宁夏人民以长征精神为指引,走出了宁夏的长征路,携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在杨文元看来,坚定的信仰是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支撑力量。“现在的有些年轻人,缺少对长征精神的信仰。一代没有信仰的年轻人,是非常危险的。”提到这个,杨文元表情有些沉重,语气也低沉了起来。
如何向年轻人介绍革命历史,传承长征精神,成为杨文元思考的又一命题。为了让年轻人了解历史,他配合、指导同心县重点中小学,创建了“红色特色学校”。同时,还积极参与协调,成立了“宁夏高校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与延安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等院校达成资源共享、红色文化进课堂的共识。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杨文元在《红星闪耀》中增加了故事化的元素。目前,他还计划编写西征历史的通俗读本。
多年来,杨文元的身边形成了红色的热潮。他12岁的外孙女海心抒,经常自豪地向同学说“我的爷爷是红色专家”。令杨文元震惊的是,在出版了《总被历史眷顾的地方》、《西征丰碑》两本书后,外孙女不仅追着自己要签名,竟还熬夜背下了书里的重要知识。看到革命文化如此受欢迎,杨文元眼睛亮了起来,“现在的孩子并非对红色文化不感兴趣,只要引导得当,完全可以提升孩子的文化自觉性”。
窗边,杨文元的外孙女还在全神贯注地看《西征丰碑》,边读边摘抄在笔记本上。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杨文元有些自豪又有点安心,他仿佛看见了红色基因传承的希望。(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