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就是我的生活和生命,我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把戏唱得更好。”“90后”戏曲人韩鹏飞唱戏十几年了,拿过《梨园春》的金奖,也登上过国家级舞台,一直坚持行走在乡村地头,站到听众中间,传播戏曲的魅力和温度。
韩鹏飞在表演。本人供图
“天生”的戏曲人,执着的追梦者
很多人说,一名戏曲演员的成功是“祖师爷赏饭吃”。天生有个好扮相、好嗓子,天生有对舞台的掌控能力……这些先天条件对于一名戏曲演员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韩鹏飞很幸运,自小时候起,他在戏曲方面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韩鹏飞出生于河北邯郸的一个农村,逢年过节,爷爷奶奶都会带着他去看大戏。当时,四五岁的小鹏飞还听不懂,但戏台上那些特别的物件儿和戏曲演员的精美扮相却让他深深着迷。到了9岁,韩鹏飞对戏曲的喜爱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愈发强烈。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反复复地看录像,一句句地跟着唱、跟着学。在那年学校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曲稚嫩却自然的《抬花轿》惊呆了一众师生。
在一个没有戏曲传统的普通农家,父母并不支持韩鹏飞学习戏曲。但家人的反对反而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当时我就想他们越反对,我就越要学,还要学得好。”他向周围爱听戏的大人打听、询问当地豫剧名家的住处,想要登门拜师。不知道问了多少人,走了多远的路,执着的韩鹏飞还真一个人找到了当地的一位名家。在豫剧大家面前,韩鹏飞一点不怯场,他试唱了一段《抬花轿》,纯净脆亮的嗓音让对方觉得这是一个好苗子。跟着老师,韩鹏飞得到了豫剧的启蒙学习。为了博采众长,韩鹏飞后来还跟着豫剧“北派”创始人胡小凤等名家进行了更广泛的技艺学习。
现如今,韩鹏飞已经归入到胡小凤老师的艺术流派当中。在他看来,胡小凤的豫剧“北派”生于邯郸、长于邯郸,具有鲜明的邯郸豫剧特色,还为豫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个邯郸人,自己有义务把豫剧“北派”传承下去,“我要用我们年轻人的方式,用戏曲的方式,唱好邯郸故事。”
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表演精益求精
韩鹏飞正在演出。本人供图
韩鹏飞始终觉得学戏不容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他今天依旧坚持的生活习惯,为了把角色雕琢得更精细,韩鹏飞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戏词都练了无数遍。较起真儿来,韩鹏飞甚至能因为一句唱腔琢磨一晚上。
韩鹏飞演一出戏,会通过各种办法去了解人物、理解人物,演“红娘”,他就要把整部《西厢记》读完,演《穆桂英挂帅》,他就会把宋朝的历史和有关穆桂英、杨家将的故事全部看一遍。“这种学习办法其实是最传统的、最笨的,但只要对我理解角色有帮助,我愿意多花点时间和精力。”
从第一次上台表演到现在,韩鹏飞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完美表演的背后是韩鹏飞对自己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要求,是对表演艺术的精益求精。
2008年,韩鹏飞登上了河南电视台传统戏曲类栏目《梨园春》的舞台。河南的观众挺惊讶,心想:这河北小伙子胆儿真大,敢来河南叫板儿。韩鹏飞心里也很忐忑,但他明白,在戏曲比赛的千米跑道上,要想赢得比赛,自己就得快出三百米、五百米。为了让唱腔、表演更加完美,他将自己的认真钻研劲儿发挥到了极致,一路过关斩将,闯过初赛、复赛、决赛,并最终拿到了当年的年度金奖。
推动戏曲“年轻化”,延伸戏曲生命力
作为河北省青联委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韩鹏飞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韩鹏飞相信,戏曲不会消失,因为这是长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韩鹏飞一直努力做的事,就是对传统剧目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在他看来,剧场艺术如果一成不变,观众永远只是老人,台上台下就没有生机与活力了。“如何让戏曲观众年轻化,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看戏,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他把传统的剧目先学到手,以求做到精准理解,再在此基础上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去讲述戏曲。
以前的观众主要是“听戏”,老先生们来到戏楼,坐下,拿一杯茶,闭上眼睛去听。“那时的角儿可能只要唱得好就行。”但现在方式变了,观众变成了“看戏”,这就要求戏曲人在化妆上要更加讲究,在服装上要有变化,灯光舞美上要设计得更好看。韩鹏飞认为,把戏曲变得好听、好看、好玩,年轻人才能理解戏曲,才能走近戏曲,喜欢戏曲。
韩鹏飞的年轻观众很多。2013年,邯郸大剧院举办了他的表演专场。演出后,他通过朋友了解了一下,发现将近一半的观众都是年轻人。“他们看的可能不仅仅是戏,还有舞台、表演、音乐,所以我觉得我这种尝试虽然很大胆,但却挺成功的。”
韩鹏飞走进课堂宣传戏曲。本人供图
近几年,韩鹏飞还时常走进校园,尝试让更多青年人发现戏曲的乐趣。他常向学生介绍戏曲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差异,比如现实生活的开门、关门可能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而戏曲的表现形式会更舞蹈化。有时,韩鹏飞还会被问到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对于这些提问,他总会耐心解释,认真示范,用艺术的夸张效果,让年轻人感受到戏曲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