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中国梦 实践者

康振生:矢志小麦病害研究三十多年 让中国农业科研成果“走出国门”

2019-06-20 08:23:27

  央视网消息:在中华农耕文明诞生地陕西杨凌,有这样一位科研工作者:他30多年来扎根大西北、坚守黄土地,不是农民,胜似农民。

  他围绕病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开展研究,揭示了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途径与机理,明确了我国条锈病越夏易变区的成因,完善了对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的认识,为我国条锈病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了我国条锈病越夏易变区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通过示范与应用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使我国条锈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揭示了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途径与病菌致病机理,确定了病害防控的关键时期,为赤霉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康振生院士向记者们介绍小麦条锈病及其预防情况 央视网记者 弟辰晨/摄)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大生物灾害。我是从小麦田里走出来的,我的事业就在小麦田里。”他是康振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楼,央视网记者见到了康振生教授,听他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

  萌发“依靠科学助农增产增收”的夙愿

  康振生1957年生于四川安岳,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出了名的“好学生”。1981年,康振生以优异的成绩和毕业论文年级第一名战绩,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出身农家的康振生,亲眼目睹过条锈病对小麦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性格,也让康振生在广袤的田野上萌发出依靠科学助农增产增收的夙愿。

  他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教授,开始了科研生涯。在李振岐带领下,康振生多次到甘肃陇南、陇东、陕西关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重点地区开展调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工气候室 央视网记者 弟辰晨/摄)

  他们密集的调查,反复的论证,从数千个分析材料和染病小麦植株上,通过大量分析实验与田间接种,在国内首先发现严重危害我国小麦主要品种的条锈菌新致病菌系,并对该菌系的发展趋势和危害性作了准确预测,提出的防治策略和解决途径被农业生产部门采纳,对防止和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危害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该成果198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为“小麦癌症”攻克者

  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常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产。

  多年来,康振生带领团队以病原真菌与寄主小麦的互作关系为主攻方向,从组织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寻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麦条锈菌年年频繁变化。

  (康振生院士办公室内的小麦条锈菌及其寄生的小檗 央视网记者 弟辰晨/摄)

  为了查清小麦条锈病越夏区小檗的种类,康振生带领团队成员踏遍甘、陕、川、云四省的山沟沟,坚持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考察,经过大量田间跟踪调查研究,寻找自然条件下的小麦条锈菌在小檗上安营扎寨传宗接代的证据,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试验,最终获得了重大发现: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小麦条锈菌正是在广泛分布于西北山区的灌木树叶——野生小檗上“生儿育女”,才使得新一代病菌成为小麦品种的“杀手”。2017年8月26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康振生团队建立了小麦条锈病异地测报技术系统,病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构建了以“作物结构调整、抗病品种布局、药剂拌种、冬孢子隔离、小檗处理”等为措施的“越夏易变区”治理技术体系,使“越夏易变区”初始菌源量减少40%,新小种出现频率降低50%,抗病品种使用年限延长3-5年,对全国条锈病有效控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康振生院士在实验室里讲解农业科研 央视网记者 弟辰晨/摄)

  研究成果惠及“一带一路”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麦条锈病是长期影响全球小麦生产安全的严重生物灾害。作为中国植物病理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康振生率领团队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康振生推动创立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我国 12 个省区市应用,使条锈病发生面积减少了50%,每年挽回粮食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 40亿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条锈菌互作室 央视网记者 弟辰晨/摄)

  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康振生团队陆续与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采集并研究了1300多份小麦条锈病病原菌标样,让小麦优质高产的中国农业科研成果“走出国门”。

  如今,康振生依旧忙碌,但他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揭示条锈菌毒性变异的遗传与分子机理工作才拉开序幕,今后,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把后边的年轻人培养好,使得我们的农业科技,真正的由过去的跟跑并跑进入领跑阶段。”(部分资料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来源:央视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刘昊然现身米兰男装周 白衬衫自然清新

    近日,刘昊然受品牌官方邀请,赴米兰男装周TOD'S2020春夏米兰男装系列发布会。首次出席米兰时装周的刘昊然以简单清新的白色衬衫亮相,下着深蓝色休闲裤,搭配撞色黄色豆豆鞋。

  • 陈飞宇乘着《最好的我们》启航

    父亲是导演陈凯歌,母亲是演员陈红。作为两位名人的小儿子,陈飞宇想不引人关注都难。10岁的时候他就在父亲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中扮演少年时期的“王”。2016年,他以导演助理的身份在《妖猫传》剧组历练,顺便在导演父亲身旁学习拍电影的技巧。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