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任继周在巴黎参加联合国国际生物圈大会。
开 创
2009年是任继周收获满满的一年,也是他非常伤心的一年。是年7月11日,他敬爱的兄长,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先生辞世。
任继愈和盛彤笙是对任继周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他为人、为学的标杆。遇到自然科学的难题时,他会想,如果老师在会怎么做;遇到社会科学领域的事,他会想,哥哥面对这个问题会怎么做。在这样的思考中,任继周总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任继周曾经对任继愈表示,想做农业伦理研究。任继愈说,伦理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年龄大了,研究一门新的学问,要慎重。兄长辞世后,任继周沉寂了一段时间,他在思考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农业伦理层面来寻求答案。
其实,早在研究草地农业系统的过程中,任继周就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伦理问题了。21世纪初,他的很多批判城乡二元结构的文章,就有明显的农业伦理痕迹。任继周认为,长期以来,城市一直索取,农村一直供给,二元结构不破除,农村解放不了,城市发展不了。城乡二元结构缺乏伦理基础。2006年1月1日,中国取消了农业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经过多年准备,“农业系统发展史”与“农业伦理学”课程在兰州大学开设。2014年秋,兰州大学逸夫科技馆,“农业伦理学”第一课,90高龄的任继周思维敏捷,一个小时的授课,全程站立。
“在农业伦理学方面,我做的只能算个导论,我年龄大了,后面要年轻人继续努力。”任继周说,随着营养结构和医疗条件改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岁老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018年4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揭牌,这让任继周对草业和草业科学发展的前景更为乐观。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连续15年关于草业发展的提案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他认为“藏粮于草”的条件已经具备。
周代的官职中有“草人”,《周礼》记载“草人,掌土化之法,相其宜而为之种”。任继周说,自己研究了一辈子草,就是个“草人”。70余年来,“草人”任继周把全部精力和热爱都倾洒给草原和农业。
任继周钟爱的草原,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餐桌上飘出的肉香,有他辛劳的付出。
作者:宋喜群,系本报驻甘肃记者站站长;刘晓倩,系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信息宣传与科普业务主管。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