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晓琦近照 资料照片
日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国电影乐团追忆老电影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四季歌》《送别》《彩云追月》……一首首经典旋律经由管弦乐演绎,在观众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作为一场交响音乐会,“中国电影乐团追忆老电影音乐会”大胆走市场,1800多个有效席位全部卖出。这与一个人的不懈努力有很大关系。他就是中国广播艺术团创研室的国家一级作曲家李晓琦。音乐会上演奏的17首曲目均由李晓琦创作改编,可以说是其个人作品的集中展示。
他的曲作昂扬,为人却十分低调。然而,这位一门心思扑在创作上、平时少言寡语的音乐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却打开了话匣子。
今天,我国各地交响乐团不断涌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优秀交响乐作品的匮乏。绝大多数乐团不设创作组,要演奏中国作品,就得花钱去委约,而作曲家要开音乐会也要自己掏腰包请乐团。
“繁荣中国的交响乐不能只看成立了多少个交响乐团,演奏外国作品的水平如何,更重要的是看我们有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优秀作品,还有这些作品能不能得到老百姓青睐。”李晓琦指出。
在他看来,中国交响乐的创作力量主要集中在音乐院校。然而,随着现代主义音乐潮流涌入,音乐院校的教学理念陷入了重视技术、标新立异、忽视传统、不接地气的怪圈。“其实我并不是反对现代主义创作本身,而是反对将现代主义作为创作主流的现象。”李晓琦反复强调。
实际上,李晓琦在现代风格音乐的探索中也曾取得优异成绩,其作品屡获国家级大奖。然而,他的得意之作《聊斋印象》虽获得专业人士高度赞扬,却只有过一次录音,就被束之高阁。这件事引起李晓琦沉思——中国交响乐创作几乎把90%的精力用于艺术探索,却忽略了艺术普及和市场拓展,中国交响乐目前更需要具有普及作用的本土作品。
“学院派虽然不乏好作品,但一般可听性不强,大众欣赏不来,无法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如果没有人们喜闻乐见的普及作品,听交响乐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路也就越走越窄。”李晓琦难掩忧虑之情。
创编通俗交响乐成为李晓琦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一项事业。但是,如何创作,他找到了一条捷径。
中国民间有很多经典传统乐曲,电影插曲中也有大量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李晓琦认为,把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子改编成交响乐,一定受欢迎。就这样,经过三四年的创作,这场“中国电影乐团追忆老电影音乐会”以难忘的旋律、时尚的诠释、多彩的演绎让观众感受到了李晓琦在改编和创作方面的艺术才华。
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张新林听完音乐会后说:“把民族音乐素材,用西洋作曲手法呈现,让听众能够听懂,进而受到音乐的艺术洗涤,这可是中国几代作曲家的梦想!”(本报记者 李 蕾 本报通讯员 侯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