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蔡红霞为患者喂饭更衣、擦洗身体甚至抠屎接尿,从无怨言 卫枫摄
人物小传:蔡红霞,女,江苏淮阴人,1965年10月出生,1980年9月入伍,1982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学校,1985年9月入党,现任解放军第261医院精神病科总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技术6级。先后被评为全军模范护士、全军先进妇女个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出版专著一部,参与编写专著9部,获得军队医疗成果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2013年3月,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8月,被国际红十字总会授予第44届“南丁格尔奖”。
她外表清秀,略显瘦弱,1.56米的身高,给人以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她讲话慢声细语,脸上始终带着笑容,脑子里装着的全是病人的情况;她走起路来步伐很快,常年养成的职业习惯让她始终步履匆匆——就是这样一个外表纤弱的女子,却在精神病科这个异度空间里整整坚守了30年,用博大的爱心和精湛的技术,帮助万余名精神疾患人员康复回归社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被赞“最美的白衣天使”。
今年8月24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蔡红霞,并亲自为她颁发了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
“病人精神失常,我们要有理智”
天天和精神病人打交道,而且一干就是30年,个中的酸甜苦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有一次,蔡红霞正在给一名女病人喂饭,突然,正在后面排队打饭的一个男病人扑了上来,一把将她摁在桌子上,揪着她的头发使劲往桌上磕。幸好其他工作人员反应迅速,才把她抢了出来。像这样挨打受骂的事,在精神病科并不鲜见。至今,蔡红霞的头、胳膊、脚等部位都还有病人动手留下的“痕迹”。“病人精神失常,我们要有理智。”面对病人的无故打骂,她总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不同,无法正确表达服药感受,有时会因未知原因人为停药,导致疾病复发。为走进病人的内心世界,蔡红霞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当回“病人”,感受一下精神类药品到底对身体有多大影响。她不顾白细胞长期偏低的身体状况,尝试着服用了2片氯硝安定,谁知在下台阶时,双腿发软摔了一跤。通过这次亲身感受,她找到了病人有时无缘无故摔倒在地的根源。接着,她又先后两次尝试吃一些其他药品,并把身体上出现的恶心呕吐、困倦、心慌、肌肉松驰等感受记录下来,反复提醒值班护士应对方法,以减少对病人身体的伤害。
“是药三分毒,精神类药品副作用更大。我当医生20多年,只见过两个人以身试药,一个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另一个就是蔡红霞。”医院副院长祝杨感慨地说,“在她心中,病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对待精神病人,尊重比同情更重要”
受社会世俗观念的影响,精神病人容易受到人们的歧视。30年从事精神疾病护理,蔡红霞见过了太多的妻离子散、悲欢离合。“别人可以不管病人,但我们不能把病人拒之门外,这不仅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更有违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蔡红霞经常如此对医护人员说。
时隔近20年,心理专家王晓慧仍清晰记得,一年冬天,驻地派出所送来一位病人,穿着破衣烂衫,散发一股恶臭,左脚后跟有个钢板大的冻疮口子,白骨隐约可见。蔡红霞没有一点嫌弃。她给病人洗澡、理发、剪指甲,细心清洗伤口,换上干净的病号服,整整忙了一天。晚上吃饭,她刚端起碗,就闻到手上有一股异味,一连几天都洗不掉。
“蔡红霞为病人付出的爱,已经融入了她的血脉,成为了一种习惯。”医院政委张冠军敬佩地称赞说。
1992年的大年三十中午,一个衣衫褴褛、患有精神病的小女孩,被地方福利院工作人员送到了医院。女孩头上长满了虱子,迫不得已,只能给她剃光了头发。病人们看到女孩的光头,都跟着起哄看笑话。女孩放声大哭,本来不稳定的情绪变得更加糟糕。蔡红霞知道,女孩虽然患病,但天生的爱美意识,让她感觉受到了伤害,只有维护好她的自尊,才能控制好病情。正月初二早晨,连续值了三天班的蔡红霞下班后,第一时间去了商场。在寒风中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商场开门后,为小女孩挑选到了一顶大红色的绒线帽。病房内,看到女孩脸上的笑容,蔡红霞心里暖融融的。“精神病人是人,尊重比同情更重要。”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