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夏玉文:扎根山村38年的“孩子王”
//www.workercn.cn2014-07-04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1984年,夏玉文带着学生并入河南营小学。河南营小学门前有条小河,每年夏季下雨之后都会发洪水。很多学生家在河对岸,要想上学必须趟水过河。不放心孩子们的安全,夏玉文总是亲自护送学生,背着低年级的,拽着高年级的,直至1995年河上修了桥。

  2000年河南营小学迁入新的校址,学校离家远了,很多孩子中午回家时间不够。夏玉文从自己家里带来一口铁锅,和其他老师盘了一个简易灶台,每天中午为大家热饭吃。2013年,河南营小学成为只教授一、二年级的教学点。虽然此时铁锅变成电饭锅,学生们带的凉饭很多换成方便面,夏玉文依然辛苦地操劳着。

  “课程关系孩子们的前途,我不上心不是耽误了他们吗”

  “在我家玉文眼里,家事再大也是小事,学校的事才是大事。”采访中,夏玉文的妻子笑着嗔怪道。

  教师是个清贫职业,民办教师生活更苦。1980年,夏玉文的妻子因为缺乏营养病倒了,他借了500元钱,把妻子送到市医院诊治。妻子被诊断为胆系感染,需要住院治疗,这让夏玉文犯了难:“学校就我一个老师,我在医院陪床,学生就只好放假了。学生的事怎么能耽误得起呢?”

  幸好市里有一个家离医院比较近的亲戚伸出了援手。夏玉文厚着脸皮把妻子安排在亲戚家吃住,托付亲戚陪妻子去医院治病。妻子治病的20多天里,他没有给学生落下一天的课。

  妻子病愈体弱,需要人照顾。夏玉文每天都要很早起床,提前把妻子一天的饮食照顾妥当。放学后,他既要照料妻子、做家务,又要干农活儿。即便如此,他从没有因为家务事请过一次假。

  1999年,夏玉文家里建房,妻子和孩子忙得晕头转向,夏玉文照样一天课也没耽误。家人有些意见,他就耐心解释:“课程关系孩子们的前途,我不上心不是耽误了他们吗!”帮工的乡亲们听到后都很感动,齐声对夏玉文的妻子说:“让他忙去吧。村里的孩子指着夏老师,你家的活儿我们来帮。”

  村里有一个包工头,看到夏玉文能写会算、品行端正,想让他去给当会计、管管账,并承诺:“收入保准比你当老师强得多。”

  当时夏玉文家欠着外债,正需要钱,不免有些心动。可思前想后,还是婉言谢绝了,“我走了,谁来教这些孩子啊?学生离不开我呀!”

  多年的劳累,让夏玉文的身体越来越差,身患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可他始终任劳任怨,从没想过放弃,“如果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希望,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让孩子上学吧,花钱的事你们就甭管了,我供他”

  夏玉文刚开始在小东山小学任教时,一个人需教一至五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讲练结合、动静搭配、各年级时间合理分配,需要不断探索。

  为了减少各年级之间相互干扰,他把两块黑板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一排学生面朝一面,另一排学生面朝另一面。上课时,先安排好四个年级的学习任务,再给另一个年级讲课。就这样,讲完一个年级留些作业任务,再讲另一个年级。一节课每个年级都要照顾到,课间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备课和批改作业只能靠早晚时间去完成。光语文、数学两科,五个年级就10本教材,每天晚上备完课至少要3个小时。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夏玉文克服了重重困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时全乡18所小学,他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三。

  为了让孩子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夏玉文节衣缩食,自掏腰包救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河南营村一个孩子小夏,爸爸腿残疾,母亲是聋哑人,奶奶70多岁,家里十分困难,小夏9岁了还没上学。夏玉文当时教学挣的还是工分,一年的工分也就能折算成一百多元钱。可是他还是咬咬牙对小夏的父母说:“让孩子上学吧,花钱的事你们就甭管了,我供他。”

  黄梁村有一个孩子小林,上学都要走两三公里的盘山路,可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残疾,都照顾不了她。因为不放心孩子的安全,小林上学不久,家里就让她辍学了。夏玉文几次找到孩子的母亲劝说,又安排顺路的同学与小林同行,请其他家长帮助接送小林,终于打消了其家长的顾虑,让小林重返校园。目前,小林在陈栅子小学上六年级。

  如今,作为河南营村教学点负责人,58岁的夏玉文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周雪源 高莹)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