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作34年,她始终坚守就业保障工作,因为,曾经待业一年多的她特别理解“想上班的感觉”
谭金凤:上海劳动就业“活字典”(附照片)
谭金凤(右)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员工在讨论工作。 本报记者 陈龙摄
人物小传
谭金凤,宝山区月浦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
谭金凤组织成立了全市首家以就业援助员名字命名的“小艾就业援助工作室”,深入社区为弱势群体提供“零距离”的就业服务;成立了创业“一门式”服务站;依托镇工会、企业联合会、商会资源,成立了宝山区首个创业实践训练基地。
在她的努力下,月浦镇每年扶持成功创业约60户,带动增加就业岗位500余个。她先后获得市、区三八红旗手,区优秀共产党员,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2年,谭金凤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谭金凤也曾做过一年多的待业青年。当时,还不到16岁的她,家中土地被征收,又因年龄问题未被安置工作。她打过零工、做过临时工,“那段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想上班的那种急迫之情,更让我知道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工作34年,从劳务所会计、所长,区劳动服务公司经济科科长,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主任,谭金凤从未离开过就业保障这个“民生之本”。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统包、分配工作,到后来的市场化就业,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征地工安置,以及如今的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她,俨然一本上海劳动就业的“活字典”。
“4050”:比对“两张表”,匹配成功率才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经受转型之痛,下岗工人越来越多。“四五十岁下岗,上有老下有小。”1999年,从区劳动服务公司调回月浦镇劳动服务所后,谭金凤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解决“4050”的就业问题。
谭金凤还记得,当时有家企业要招一名清洁工,上班时间长收入又不高,这样一个岗位居然也有十几个人前来面试应聘。自此以后,她特别留意这类对技能、年龄要求不高的岗位,“一个家庭的稳定和幸福可能就系于一个岗位。”
进入21世纪,下岗工人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等方式进行分流安置。政府适时推出了不少公益性岗位,谭金凤跑前跑后联系镇里相关部门,为协保人员争取更多岗位。
谭金凤成了人们口中的“神人”:“要工作,就找她。”就业援助员艾柳青从她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窍门:先跑企业掌握岗位需求,再了解援助对象的家庭情况,“两张表”比对着来匹配,成功率会高很多。正是依循谭金凤的方法,曾经也是失业人员的小艾为4000多人次提供了就业指导,帮助467人成功就业;在谭金凤支持下成立的“小艾工作室”,如今是宝山区就业援助的“一块牌子”。